遂宁市大英县紧扣三“度”三“链”三“力” 全力推动工业领域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

2022-10-20 21:38:00   全景遂宁

今年以来,大英县面对经济发展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严格按照坚定坚决“抓落实”、高速高效“强执行”、苦干实干“求突破”部署要求,以突出“三个维度”、优化“三个链条”、提升“三个能力”为抓手,扎实推动工业领域拼经济搞建设,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英红旗化工园区一角

突出“三个维度”

在融合发展中筑牢发展支撑

一是规划先行“有深度”。

围绕省、市现代工业体系,坚定油气融合循环发展之路,聘请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走访、论证评估编制四川绿色油气化工新材料示范基地《产业发展规划》《总体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规划建设占地2.22万亩的全省首个绿色油气化工新材料示范基地,推动能源化工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目前,《产业发展规划》《总体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概念规划》正在进一步细化,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路径正在编制。

二是项目建设“有速度”。

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创新实施“大美大英,绿树长青”重大项目攻坚、项目秘书等制度,全力推进29个省市县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目前英邦化工、泰利兴坤等12个项目提前竣工达产,旌峰新材料、融智窑等7个在建项目年底前竣工投产。灵活运用“五未、三定”“联审联批”等项目管理手段,组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英生态环境局等部门集中办理项目土地使用证、环保批复等前期审批流程,成功将泰利兴坤新材料、星聚耀新材料等10个项目前期审批流程压缩至30个工作日。

三是政策保障“有力度”。

聚焦消费市场低迷、经营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突出问题,及时制定《大英县2022年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大英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服务业纾困发展的政策措施》等惠企政策,明确对企业加大生产、技改扩能、创新发展等10个方面进行奖励,加大工业企业纾困减负力度,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截至目前,县级财政已兑现奖励5900余万元。

优化“三个链条”

在集约发展中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突出特色优化“产业链”。

实施“减油增化”战略,充分发挥盛马化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精准招引鸿鹏新材料、苏博特新材料等关联企业11家,进一步补齐能源化工全产业链条,形成“油头化尾”发展格局。依托兴茂石化设立全市唯一的危废物综合处置中心,可处理33大类400余小类的危险废物,全力打造从源头油田开采服务到尾端炼化危险废物处置的绿色产业生态链,助推产业绿色化发展。

西部唯一集研发、生产、销售吗啉及衍生物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鸿鹏新材料有限公司

二是精准招引优化“配套链”。

创新招引方式,吃透产业链全景图,建立项目信息库、客商库,推动“招商”向“择商”转变、“引资”向“选资”转变,全力以赴提升招引质效。组建能源化工、装备制造2个招商专班和5支招商突击队,按照“引上游、接下游、抓龙头、带配套”思路,开展链式招商和定向招商。加快引进德阳威旭、江西金晖等重点项目,力争全年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6个以上。

三是注重集约优化“效益链”。

以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为契机,按照“政企联动”盘总量、“清引同步”化存量、“管控结合”提质量工业用地整治原则,创新“协商转让一批”、“租赁盘活一批”等“五个一批”机制,持续推进工业用地“清低清闲”,确保优质项目用地需求。今年以来,已成功盘活土地231亩。

提升“三个能力”

在创新发展中释放发展动能

一是提升科技“支撑力”。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引导飞亚动力、森帝汽配等企业与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大学化工学院等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持续增强企业创新力和成果转化力。发挥飞亚动力、蜀泰化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示范引领效应,加快储备培育一批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构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全市率先设立500万元/年科技创新奖励资金,激励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

大英红旗化工园区夜景

二是提升人才“创新力”。

依托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大英中职校等,建立校企人才合作模式,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开设高分子化学、化学原理等专业课程,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制定实施“人才新十条”“本土人才激励措施18条”等政策,涵盖技术咨询、技术攻关、技术培训、项目申报、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28个方面举措,着力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目前, 已引进院士2人、高层次人才274人,在教育、医疗、安家等5个方面给予保障。

三是提升服务“保障力”。

坚持“不让企业跑路、部门上门服务”工作理念,对重点工业企业实行定期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服务、人才引进等“沉浸式”服务,协助解决水、电、气等发展要素问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政务大百科—企业幸福中心”提档升级,扎实推进无差别综合窗口“省内通办”试点工作,持续改善和提升营商环境。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