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旌阳区黄许镇宏山村田间一片繁忙景象,随处可见村民们播种蔬菜、制种油菜的忙碌身影。
为全面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落实,稳定粮油生产,今年秋播秋种开始以来,旌阳区结合实际,在积极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秋冬季闲置土地,调动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大力推广蔬菜和制种油菜种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村民正在田间忙碌。
“粮菜”轮作地不闲
眼下正是秋菜种植的最佳时节。在坡地上,玉米、大豆等作物刚收获不久,宏山村蔬菜种植大户杨培章和村民们忙碌着,正抢抓有利时节在腾出来的空地上移栽榨菜秧苗。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号召下,村民采用“粮菜”轮作模式,不仅要守住“米袋子”“菜篮子”,还要让“钱袋子”鼓起来。
“宏山村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务工了,我们在村里承包了160余亩土地,大豆、红薯收了以后我们就把田边和山地种成蔬菜,因地制宜,采取‘粮菜’轮作模式。”杨培章说,前些年,他在专合社打工,有了技术,也看到了“粮菜”轮作模式能增产增收,就打算自己承包土地,成立专合社来发展产业。“今年大春开始,我们种了两轮大豆,效益可观,亩产量达到1000多斤,纯收入每亩五六百元,合作社还与涪陵榨菜集团签下订单,眉山等地的客户直接到地里来收购,不愁销路。”杨培章满怀信心地说道。
订单农业促增收
“今年谷子收完了,我又栽了制种油菜,预计一亩地可以多收入2000元。”这几天,村民李朝艳正忙着栽植制种油菜。
“这几年,国家加大耕地补贴、种粮补贴力度,老百姓种粮积极性提高了。同时,我们还和公司签订了‘制种引进公司+农户’协议,种植制种油菜,公司直接回购,不愁销路,亩均能增收2000元至2500元。”黄许镇宏山村党委书记赖显兴说。
据悉,黄许镇始终把粮食、粮油生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镇、村党组织严格落实早部署、早准备、早行动的“三早”方略,及时对全镇粮油作物种植面积、农资供应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全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坚决守好“三农”压舱石。今年,为确保油菜种植面积稳定,该镇将3万余亩油菜种植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并细化到户到地块,健全完善任务台账,免费发放油菜种子。据统计,当地双低油菜目前已种植8000余亩,全力以赴确保增产增收。
近年来,旌阳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结合村镇情实际,供良种、统配肥、统配送、统机施,大力推广油菜种植,积极探索“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加强撂荒土地种植管理,既解决了土地撂荒难题,又增加农户收入,实现农户、村集体、合作社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同时实行订单收购,为农户提供籽种、机械、技术、管理、收购等服务,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