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季度,遂宁企业马力全开投入生产,生产一线机器轰鸣;各地重点项目工程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快马加鞭。抓项目、抢进度、赶工期,每一个热火朝天的场景,都成为遂宁人民和企业拼经济、搞建设的生动写照。
生产“拉满弓”
“产品供不应求,生产订单已经安排到明年3月……”10月27日,位于遂宁经开区的四川泰乐制药有限公司,从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到销售物流网络,都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战斗”中。
作为一家以生产销售中药颗粒、胶囊、片剂为主的企业,四川泰乐制药有限公司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记者看到,在车间生产线上,提取、浓缩、分装、填充、检验包装等设备快速运转,产品整齐划一地从传送带上涌出,“列队”奔向下一道工序。
受今年8月限电和“9.20”疫情影响,公司生产进度相对滞后。为保证四季度按时供货,公司及时调整策略,生产车间全部“拉满弓”,开足马力加班生产,全力以赴保障市场需求。
“10月恢复满产后,我们组织员工加班加点赶订单,采取‘人歇机不歇’的形式提高生产能力,确保了月生产能力从以往的0.8万件—1万件提高到了如今的1.2万件。”四川泰乐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小华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70%全年目标任务,正朝着1亿元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力冲刺。
为加速抢占“生物经济”制高点,刘小华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计划投入2000万元,扩建厂房、新增生产线和员工,届时年产能可提高30—50%。
建设不停步
同企业开足马力搞生产一样,随着冲刺四季度号角的吹响,位于船山区的医用防护物资生产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也是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
联系建材购买、组织工人施工、查看建设进度……遂宁市迪枫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杰说,这段时间“写”在他们脸上的,就是一个“忙”字。
“自今年7月项目正式开工以来,我们全力抢抓施工黄金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罗杰介绍说,目前,项目正进行基础设施施工,预计11月底进入粗钢梁吊装阶段,力争2023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
据悉,该项目由遂宁市迪枫服装有限公司投资新建,总投资4000万元,建设生产厂房1.8万余平方米,增加设备300余台,建设生产线10余条,主要生产防护服、隔离衣、手术衣、医用纺织类以及一二类医疗器械。项目建成后,可生产防护服等医疗用品200万件(套)/年,提供就业岗位300—400个。
“我们在项目建设和经营发展‘两不误’的情况下,已顺利拿下2家三甲医院和2个单位的常年订单。”罗杰表示,如今,公司年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项目建成后公司年产值可提高2—3倍。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船山区建立健全了“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主责单位、一名项目秘书、一套工作方案”的工作推进机制,全方位、保姆式、点对点推进项目的建设。
“我们动态深入项目建设现场,了解企业诉求,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服务,为项目建设解决了土地、办证、融资、用工等问题,确保项目有序推进。”船山区经信局副局长钱雅娴说到。
发展铆足劲
生物医药贴近人类生命的长度与质量,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的焦点赛道之一。如今,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阶段,遂宁抢抓产业风口,加大企业培育,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规上生物制药和医疗装备生产企业27家,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年收入50亿元左右。
“目前,我市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在动物医药和中医药初级加工范畴。下一步,我们将支持生物制药和医疗装备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强科研技术攻关,分类施策快速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将集中布局生物医药产业,统一进行产业规划和土地规划,坚持政策扶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积极引导生物制药产业集中投入、形成效益,建立专业产业园区,逐步实现“规划一片、建成一片、示范一片”,打造特色产业链条。
记者了解到,全市将实施精准招商,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在遂宁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支持高水平医疗资源来遂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遂宁,助力遂宁生物医药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记者 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