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7日,“碳惠天府”新场景新伙伴发布仪式暨绿道低碳骑行公益活动在天府绿道桂溪生态公园举办。
活动现场,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成都市深化“碳惠天府”机制建设行动方案》,并举行了“碳惠天府”城市合作伙伴及碳减排量认购集中签约、新场景集中发布。
力争2023年用户突破200万!碳积分可兑换门票、优惠券
2020年3月,成都出台了《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国内首创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旨在推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这是成都立足生态环保、广泛惠民、政府引导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介绍,从“碳惠天府”机制创新提出到落地实施,目前已取得阶段成效。“我们上线‘ 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打造了15个碳积分场景,线下陆续推出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熊猫基地红旗连锁等44个低碳消费场景,成功开发碳减排项目40余个,审核登记碳减排量8 万余吨。”
现场发布的《成都市深化“碳惠天府”机制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亮出了今后3年“碳惠天府”机制的建设目标,力争到2023 年用户突破200万;2024年,碳积分场景逐步丰富,碳减排量开发消纳实现扩面提量;2024年后,机制建设更加完善,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成效更加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在强化商业激励、碳减排量交易变现的同时,更加注重政策鼓励。张军表示,这也是本次发布的《行动方案》最大的亮点,在政府资源常态激励方面,青城山-都江堰、西岭雪山每年将各提供1 万张免费电子门票,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大熊猫基地、市动物园、市植物园等市属主要文化场馆和景区每年将各提供5000张免费电子门票,成都交投集团每年提供20 万张5元停车优惠券,成都城投集团不限量提供家用燃气具免费安全检查服务,均用于公众碳积分兑换。
“碳惠天府”线上、线下碳积分新场景“上新”
本次活动现场,还发布了一系列“碳惠天府”线上、线下碳积分新场景。
多走一公里、骑共享单车、停开一天车、环保随手拍……生活中,这样的减碳场景无处不在。据介绍,围绕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碳惠天府”搭建绿色公益平台,对公众低碳环保行为发放碳积分,通过积分兑换商品或服务,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据悉,自平台上线以来,目前线上碳积分场景已拓展到 15个,其中7个为今年新增,包括大件垃圾回收、公交地铁出行、绿色医疗、房政通服务、生活缴费、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打卡。
视线转向线下场景,目前 “碳惠天府”正系统构建“绿色出行、低碳消费、低碳休闲、低碳文教、低碳办事、低碳社区”六类低碳行为场景,并围绕“低碳消费”制定了“餐饮、商超、景区、酒店”低碳评价规范,以引导相关企业实施低碳管理,并对达到要求的场景赋予低碳属性,公众在这些场景内的消费行为也可以获得碳积分奖励。“ ‘碳惠天府’已陆续推出线下消费场景40余个,今年新推出的就多达 30个。”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新发布的线下低碳场景就包括大熊猫繁育基地、虹口自然保护区、肯德基、必胜客、塔克钟、拉瓦萨咖啡、苏宁易购等耳熟能详的景区和商家。
梳理最新发布的“碳惠天府”线上、线下碳积分新场景,记者发现,与此前的老场景相比,“碳惠天府”线上、线下碳积分新场景更多元、覆盖范围更广,越来越多的商家、文体场所、景区参与打造“碳惠天府”积分场景,也让公众获取碳积分的途径更丰富。
年碳减排量6470吨!成都完成首例生态类碳减排量交易
活动现场,两项围绕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的新合作备受关注。
其中一项是,成都市郫都生态环境局与成都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管委会达成生态类碳减排量认购协议。记者了解到,这一批次的生态类碳减排量是在郫都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按照“碳惠天府”机制已发布的造林管护、天府绿道等碳减排项目方法学开发完成的,涉及郫都区饮用水水源地、川西林盘、徐堰河柏条河两河绿道、云桥净菊湖泊湿地、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共13 个项目。经审核,年碳减排量达6470吨。而认购方──成都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管委会,以创建全市首批近零碳排放园区为契机,签约这些碳减排量用于部分抵消园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按照交易参考价格估算,认购费用约 27.8万元。这也标志着成都完成了首例生态类碳减排量交易。
另一项签约是成都市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成都支行共同签订能源替代类碳减排量认购协议。按照签约内容,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将认购成都市大数据集团持有的能源替代类碳减排量1.5 万吨,用于抵消2021年度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部碳排放。据核算,这一认购量相当于3.6万亩植树造林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