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主编谈·四川文旅】 金牌主编、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宣传信息中心主任 陈莹

2022-11-14 16:23:00   四川发布

【编者按】近年来,四川优质政务新媒体账号不断涌现,政务新媒体服务群众的能力及在全国舞台上聚合发声的影响力逐步彰显。为积极响应、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不断强化政务新媒体发布、传播、互动、引导、办事等功能,更好地建设利企便民、亮点纷呈、人民满意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即日起,四川发布开设《“政”在发声──金牌主编谈》专栏,携手全省优质政务新媒体,邀请金牌运维主编分享运营经验、成功案例,系统总结经验,剖析行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探讨如何让政务新媒体更好地服务社会现代化治理、服务民生。

本期“金牌主编谈”邀请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宣传信息中心主任陈莹,为我们解读如何通过政务新媒体运维打造四川文旅IP,展示四川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政务微博@四川文旅 截图

Q:您如何理解“政务新媒体”的主要职责?它与普通媒体的区别是什么?

A:政务新媒体是具有政府属性的、承担着政务公开、便民服务、政民互动、舆论引导等功能的新媒体账号,因此它的主要职责是依托有一定流量或者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发布群众关切的政府信息、回应社会聚焦的政务热点、畅通政民互动的有效渠道、提供便捷实用的掌上服务等,是政府和公众沟通的桥梁,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权威渠道,因此,公众对它的期望值远远高于普通媒体。相较于普通媒体,政务新媒体需要更多新媒体化的表达和创意,让网友更容易接受和关注,减少政府和公众的疏离感。另外,新媒体自身“短平快”“去中心化”的特性,又对政务新媒体内容的采编能力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如何横向整合、纵向联动各平台也需要更专业的实操,以保证信息的权威、可读、实用和可传播性。

Q:在运维过程中,您认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是什么?

A:最主要的问题应该是政务新媒体功能定位不清晰,社会功能需要进一步明确。很多政务新媒体在传达信息时仍然保留着传统媒体单向传达的思维方式,没有从公众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需要怎样的信息以及习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什么样的信息。我们应该以用户为中心,换位思考,分析各平台受众的调性和阅读习惯,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信息的吸引力。另外,面对新媒体平台的发展速度,政务新媒体管理者的过度保守和谨慎思维会抑制平台运营的整体发展,我们应在把握政策法规的前提下,积极争取上层领导的支持,鼓励创意创新,对信息进行分类编辑和定向传播,多元化地表达。最后,政务新媒体还面临着专业人才欠缺的问题,有政治素养懂业务又懂媒体传播逻辑,依赖工作经验的积累,新媒体创新思维又依赖年轻群体的活力,这种复合型的人才缺口还比较大。

Q:做好“四川文旅”政务新媒体账号的主要思路是什么?有没有好的运维案例分享?

A:我厅的新媒体账号属于文化和旅游行业,其本身就自带新媒体的传播属性,所以我们从微博、微信开始流行时,就一直注重新媒体宣传这个渠道,并积极推动我省文旅新媒体宣传系统纵向和横向的联动机制建设,建立起了互联互通的文旅系统网络宣传队伍,并不断促进平台建设和渠道拓展、加强自有力量和专业团队的有机融合。另外,由于我厅新媒体的受众多为广大游客和文化爱好者,所以我们会研究不同平台的特点和玩法,分析多种类型案例,总结省内省外优秀账号的做法,力求以活泼、柔性的方式宣传好四川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为公众特别是游客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服务。目前,我们的新媒体矩阵已覆盖境内外十多个主流平台,每天产出大量的宣传内容,同时,持续与主流媒体、商业网站、OTA平台等合作,共同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媒体宣传,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我们一直注重发现热点,紧抓热点,精准发力,促使新媒体宣传事半功倍。例如2020年11月底,全国网友因为“抢丁真”而聚焦文旅业界的时候,我们紧贴热点、精心策划、多方联动,借势打造了全国文旅系统热度最高的一次联动大宣传,并运用好这个热度,宣传四川文旅资源和形象,满足网友“围观”心理的同时,提升了网友的互动积极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也一直在尝试把刻板的内容趣味化,用接地气的方式强化与网友的良好互动,受到了各平台网友的喜爱,四川文旅的IP也逐渐传递到各个领域。

▲@四川文旅 微博截图

Q:立足当前,您如何规划今年及未来的平台发展思路?对四川政务新媒体发展有何期许?

A: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我厅宣传推广平台建设和推广的整体要求,重点从平台、渠道、机制和内容四个方面着力,突出创新创意和资源整合,构建立体多样的新媒体传播体系,不断提升境内外网络新媒体营销影响力。

首先是分阶段打造全省文化和旅游宣传的政务新媒体传播矩阵,推动我省从中央到地方级文旅类媒体资源的互通融合,积极整合各市州、各业务部门的宣传平台和内容生产优势,在全国文旅系统、省直部门、省级文旅系统形成一体策划、多元传播、全面影响的立体格局。

其次是加强与主流权威媒体、商业平台、旅游在线运营商、优质新媒体创作团队的合作,打通文旅系统推广平台从内容采集到立体宣发的通道,建立常态化的合作,形成各渠道体系互补互通、借势借力的一体化传播。

再次是引入新概念,创新创意适合新型网络传播模式下的受网友喜爱的宣传内容,宣传新理念和新产品,充分发掘各平台优质内容生产团队和达人,共同策划文旅类新媒体产品,利用其创意和流量,反向输出四川文旅元素,引导用户关注四川文旅资源,利用好安逸熊猫的形象,围绕“安逸四川”主题,结合天府旅游名牌等四川文旅品牌元素,提升四川文旅IP形象,力求将我厅新媒体矩阵建设成为一个亲民、实用、活泼、权威的文化旅游传播渠道和信息服务平台。

四川的政务新媒体在全国来看都是处在领先水平的,希望各账号间能加强联动、集中资源,共同策划一些有影响力的活动或事件,发挥各平台、各行业优势,做出爆款案例。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