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出炉

2022-11-30 14:4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记者今日从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获悉,《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从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

《方案》提出了主要目标:到 2025 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 60%,提升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持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明显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城镇体系结构更趋合理,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突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基本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培育,大中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稳定增长,县城和中心镇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镇开发边界全面划定,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城镇空间品质集约高效,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燃气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深入推进,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 92%, 绿色低碳循环的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明显提高。

畅通“四向八廊”出川战略大通道

实现全国主要城市 3 小时覆盖

在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方面,《方案》提出,要构建轴带支撑的城镇化战略格局,支持资阳、遂宁、内江等沿线城市承接成渝双核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以成德眉资同城化带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做强成渝城市发展主轴;强化德阳、绵阳、眉山、乐山、 雅安、广元、攀枝花和西昌等城市的节点支撑作用,促进安宁河流域城镇与攀枝花协同发展,壮大成德绵眉乐雅广西攀城市发展带;做强南充—达州城市组团,支持广安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带动遂宁、巴中等节点城市功能提升,打造成遂南达城市发展带;做强宜宾—泸州城市组团,提升攀枝花等城市功能,促进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培育攀宜泸沿江城市发展带。

《方案》提出,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到 2025 年县城基本停车需求得到有效保障、每县(市)建成等级公路客运站、基本普及公共供水。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 1000 所、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 55%, 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 100%。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9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 焚烧处理占比达到 65%左右。

《方案》要求,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畅通“四向八廊”出川战略大通道,加快建设以成都为核心连接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的 2 小时城际交通网,实现全国主要城市 3 小时覆盖。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力争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4万套(间)

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方案》提出,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成都落户政策,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推进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区域居民在经常居住地落户,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落户城镇。并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受教育权利,以公办学校为主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保障范围。还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参保,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推进社保转移接续。

《方案》明确,要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积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新建居住区按照每千人不少于 10 个托位、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 8 个托位的标准规划建设托育服务设施,增加普惠性托位供给。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和省政府确定的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到 2025 年力争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34 万套(间)。推进老旧小区水电路气信等配套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加装电梯、 打通消防通道,到 2025 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约 250 万户、基本完成 2000 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同时,要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到 2025 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43%。

《方案》还提出要大力发展多元化乡村经济,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新建高标准农田 1230 万亩、改造提升 598 万亩,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将安宁河流域打造成“天府第二粮仓”,到 2025 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 75%。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