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服务看四川】⑦广安:“社区+就业” 打通群众就业最后“关卡”

2022-12-06 19:29:00   四川发布

前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坚持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就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面对当前持续加大的就业压力,四川各市州有哪些稳就业促就业保就业的“法宝”?许多亮点做法值得“取经”!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治理水平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何将社区与充分就业结合,让“社区+”发挥效应,打通群众就业最后“关卡”,进而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广安市岳池县园田社区就贡献出一个社区就业援助的示范样本。那就是通过拓展就业安置渠道,建立起社区失业人员登记救助网络、信息沟通网络和帮扶服务网络,探索“社区+就业”的新路径。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

信息台账助认定、扶持就业保障足

前些日子,广安市岳池县园田社区就业协理员又一次来到辖区居民陈娟家。“可想你们啦,见到你们我这感激的话就说不完啊。”陈娟亲热地打着招呼。

几年前,家中老人突发疾病需要照顾、孩子考入大学需要大笔的开支,家住广安市岳池县园田社区九龙街道的单亲妈妈陈娟一家陷入困顿,往后的生活如何过下去?陈娟一筹莫展。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陈娟家中的情况后,主动来到其家里详细了解情况,帮助其到建设路19号路口从事报刊销售工作,并辅助社区网格员开展工作。

陈娟笑称自己在这份工作中学到了电脑制作表格、整理文件的技能,长了不少本事。在家门口的这份工作,让她既能兼顾家庭,又有了一定收入。

近年来,园田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建立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创业等基本信息台账,针对不同就业困难群体实际情况,为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了就业援助认定;此外,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安置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作用,争取公益性岗位安置指标,对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以及“零就业家庭”成员实行托底就业帮扶。

同时,园田社区还不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力度,通过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措施,有力促进以“零就业家庭”、有就业能力残疾人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切实帮助一大批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针对零就业家庭

公益岗位来兜底,就近就业收入稳

单亲母亲杨红梅是家里的唯一劳动力,生活压力一直不小。“子女在上学,父母常年有病”杨红梅告诉记者,自家的生活一直很拮据。前些年,老公因病逝世后,家庭经济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社区工作人员在入户过程中了解到杨红梅的情况。“针对杨红梅这种‘零就业家庭’的情况,我们为她协调了兜底安置保洁公益性岗位,让她能够就近实现家门口就业。”园田社区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如今,杨红梅对这份新的工作非常有干劲,“她很热心,处处为别人着想,人也比以前开朗多了”,社区主任很开心。杨红梅也信心满满,“这不单是份新工作,更是迈向新生活的一步。”

据了解,近年来,该社区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00个,先后安置67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针对低技能劳动者

技能培训送门口,精细援助一对一

曾经只能靠找一些零散的体力活的阳兴萍夫妻最近迎来了事业的春天。“我就是一个初中毕业,也没啥技能,通过社区组织的织补技能培训,现在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47岁的阳兴萍在家门口开了一个帮助居民织补衣物的小店,成功实现了就业,既能照料上初三的二宝,还有了一定的收入。

她口中的培训正是岳池县人社局联合技能学校举办的针对低学历和低技能劳动者的基本培训班,涵盖育婴、家政、面点师、理发师等多个行业。

这也是社区在得知她的情况后,主动来家中劝她参加的成果。如今,稳定的工作也给阳兴萍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变化,现在她的脸上常挂着笑容,还经常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这么好的政策让我的家庭生活得到了诸多改善,我也要通过努力来更好地回报社会。”

据了解,多年来,广安市岳池县园田社区普遍设立了专门为就业困难人员服务的综合服务窗口,免费提供劳动保障、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并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和需求,集中开展上门服务和“一对一”精细化援助。此外,社区还进一步实施职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政策,鼓励他们各展所长,多渠道就业和创业,并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

近年来,广安市岳池县园田社区通过各种渠道开发就业岗位305个,共帮助1400多名居民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200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名单,岳池县九龙街道园田社区成功入选。“社区+就业”的模式,也让更多有意愿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创业梦。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