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景式全方位回顾了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明了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十年磨一剑,扬帆踏新征。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16个方面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辉煌成绩,彰显了对当今世界政党建设、国家发展的借鉴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性。
新时代十年成就:为世界政党建设提供了崭新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显然,“大的样子”既包含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规模、组织体系,也涵盖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组织能力、领导智慧、思想觉悟、精神境界等内容,是大党具有的胸怀、境界、格局和担当的集成体现。放眼整个世界,在胸怀的开阔、境界的高尚、格局的宏大、担当的魄力方面,没有哪一个政党能与中国共产党相比。从50年代毛泽东同志“中间地带理论”到70年代初“三个世界”划分,从邓小平同志“和平与发展”全球性战略判断到“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准确把握,从江泽民同志“和为贵、和而不同”到“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主张,再到胡锦涛同志“中国将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务实方略,树立了当代中国崭新的大国形象和大党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推动中国与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相结合,把坚持和平发展与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和核心利益相统一,突出良性互动,强调互利共赢,创造性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世界第一大党的中国共产党有为世界谋进步的胸襟与担当、为世界谋发展的情怀与格局、为世界谋大同的能力与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新实践中,始终把握正确航向,不断增强战略自信、保持战略清醒、锤炼政治耐心,坚定不移引领中华民族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展现了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青春特质的政党,是具有朝气蓬勃、强大生命力的伟大政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在新时代的十年奋斗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及多重风险和挑战,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政治定力和政治勇气,以极大的政治耐心始终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定不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突出政治统领,加强党的制度体系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中国共产党新时代十年的辉煌成就昭示世界,并为世界各种政党建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一是政党建设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有举旗定向、掌舵引航、高瞻远瞩的真正领袖,因为这是一个政党建设并走向辉煌的主心骨和压舱石;二是一个强大的政党必须有稳定不变、长期坚持、不断丰富与发展着的指导思想,只有用科学理论的武装才能照亮一个大党勇毅前行的康庄大道;三是大党的建设必须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和良性的运行体制机制支撑。
新时代十年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了全新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在新时代的十年中,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带领人民探索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无疑给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非美西方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其蓬勃生机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日益强劲。新时代的十年,中国共产党带领英雄的中华儿女始终坚定历史自觉、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披荆斩棘探索出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鲜明地标注出:一是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举好旗、定好位,出新论、建新功,向世界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年的新面貌,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二是依据当代中国实际,战略擘画、顶层设计,绘新图、出新策,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形成新发展格局,从完成系列强国目标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让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三是新时代十年成就告诉了世界,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什么才是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怎么做才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智慧、方案与力量;四是新时代十年成就表明,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与自身制度、道路、理论、文化和历史自信的关系,与历史主动精神发挥的关系,与坚持并运用好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极不平凡的十年奋进,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绽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底气,释放了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解万难的豪迈。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直面当今诸多难题,回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更是深刻回应了世界之问与时代之问,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是未来发展的全新选择。
新时代十年成就:表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鲜明体现。回望历史可知,在百年奋进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无论遭遇多少阻力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与代价,矢志不渝、毫不动摇。在十年中,无论是成功减贫,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整个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人民至上,因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一心一意、真心实意做好人民的工作,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们艰苦奋斗、接续奋斗的动力之源,是对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最充分尊重、最根本的承诺,是对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和人民权利的最彻底保障与践行。
当今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济复苏乏力,战争冲突不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粹主义思潮上升,冷战思维弥漫,强权政治横行,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这在极大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世界的进步,严重阻滞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全球良性运转与协调发展的失灵让世界茫然。面对这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境况,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在全球和平发展的立场上,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时时精确洞察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着眼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积极倡导和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人类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和科学主张,在世界大变局中焕发真理光芒。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共建美好世界,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不仅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面对共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必以更开阔的格局、更高远的志向、更坚定的行动同各国携手前行,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世界走向光明未来贡献力量。
(作者:高盛楠,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吴满意,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委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