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 相伴成长 第四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举行

2022-12-15 16:55: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记者从成都市妇联获悉,近年来成都市妇联积极回应广大市民对家庭教育的新需求新期盼,着力凝聚育人合力、丰富服务供给、创新服务内容、搭建交流平台,持续深化“有温度的家庭教育生态圈”。近日,由成都市妇女联合会、德阳市妇女联合会、眉山市妇女联合会、资阳市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成都顺利举行。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代表,围绕“从‘心’开始 相伴成长”主题,进行思想、理念、方法的交流碰撞。

第四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关注自身和孩子心理健康,培养孩子健康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都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谭学军代表成都市妇联致辞,她表示,期望广大家长、家庭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同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带动广大家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成都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黄小静在会上发布了《成都市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

在主论坛现场,多位著名家庭心理健康专家从“亲子教养方式”“防止网络沉迷”“促进家校共育”等角度探讨家庭教育热点话题,为当下家庭教育问题提出建议和思考。在圆桌论坛上,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张伟、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刚、成都市武侯区教科院德育与劳动教育研究所所长易琼,围绕“家校社协同,共促青少年健康成长”展开讨论,提出努力的方向和方法。

本届论坛还设置“学龄前家长分论坛”和“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分论坛”。

在学龄前家长分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聘督导陈默分享了父母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孩子求知欲望、给予高品质教育。全国妇联《中国妇女-专家来了》特邀讲师王永华分析学龄前儿童心理成长和人格发展的阶段规律,针对每一个阶段提出家庭教育建议。

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分论坛上,吉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兆良围绕如何通过实施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提升孩子的幸福感、价值感和意义感,预防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心理学博士李媛结合当下青少年面临的心理问题,提出制度化家校合作的思考与对策。

成都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妇联将持续推动“有温度的家庭教育生态圈”建设,凝聚全社会力量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引导广大家长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权益的守护人、未来的逐梦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