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⑥丨四川新设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等新型工业化专业200余个

2023-02-22 15:50: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四化同步”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 高质量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新闻发布会”。新型工业化需要大量人才支撑,会上,据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程微梦透露,为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我省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加强专业设置省级统筹,实行“省控”预警机制。紧密对接特色优势产业倍增计划,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为目标,新设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人工智能、区块链工程等200余个新型工业化专业,有工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5个,高职专科专业点816个、中职专业点869个。

“深化产教融合,依托高校成立‘四川省互联网学院’‘四川省无人机学院’等4个省级特色学院。获批和正在建设29个国家级和省级现代产业学院、7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程微梦介绍,首创“双激励”机制,整合财政教育资金和工业资金,支持建设35个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领域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同时,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全省共有159家单位立项省级试点,其中面向新型工业化的有61家,占比38.4%。校企共建多主体、跨区域的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其中涉及新型工业化的有20个。

此外,四川还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聚焦制造强省战略,支持立项建设18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深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建设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75个,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从教育思想、质量标准、技术方法等人才培养范式进行全方位改革,适应新型工业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大力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支持高等学校围绕国家安全和国防科技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具有战略性、带动性、全局性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单列安排高校引才育才奖补资金,专项支持高校引进培养顶尖、领军、拔尖、储备4类人才,不断壮大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程微梦说道。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