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你】激发乡村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陶勋花聚焦本土人才培训

2023-03-06 17:32:00   四川发布

代表名片:

陶勋花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成都这几年的发展十分迅速,对于我们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非常大的机遇。这两年通过资源整合,更多人参与到了乡村的发展中来。”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陶勋花向记者介绍起了岷江村的近况。

如同岷江村的早春,这里的产业也在积聚力量。陶勋花告诉记者,当下的岷江村成了企业投资的“热土”,吸引了众多优质项目在此落地生根。“比如我们村的岷江书院、九坊宿墅等民宿,积极打造新场景,促进新消费。”盘点起村里的产业,陶勋花希望能打造出更多的网红打卡地,更植入一些新的消费业态。“其实这些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消费、返乡甚至常住,为我们的乡村带来更多的生机。”

岷江村春景

为了这样一个目标,岷江村目前还推出“留灯”品牌。“通过引进互联网公司,希望能够为更多城市来到乡村的客人,在深夜时能够留上一盏灯,无论是书屋、营地还是咖啡屋,都可以通过一个二维码实现全流程自助办理,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陶勋花说道。

在岷江村露营可遥望雪山

岷江村“留灯书屋”

在陶勋花眼中,一个乡村“很好的样子”应当是基础设施完善,有新兴的产业,同时还要有不断完善的乡村治理。“就拿垃圾分类来说,村庄美不美,不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能够干好的,一定是要大家形成共同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如何让更多的人投入到乡村的发展中来?陶勋花将自己的建议,聚焦在了“培训”二字上。

陶勋花告诉记者,在日常的调研发现,目前留守并参与乡村振兴的人员结构主要分为3大类:一是观念超前、敢创敢为的年轻人;二是土生土长、扎根乡村的中老年人;三是心系家乡、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从现实情况看,中老年人的作用发挥越来越弱,根本原因是年龄偏大(50岁以上),文化程度偏低,技术技能偏弱。”

“激发乡村活力、提高农村实力、增添区域动力,引进人才是关键,但发挥本土人才作用更加关键。”陶勋花补充道,从第二类群体来看,50-60岁女性最多,她们中的大多数具有较好劳动力,在农村生活时间长,熟悉当地村情民情,当地生活经验丰富,同时具有强烈的就业愿望。

为此,陶勋花建议国家完善政府补贴性培训政策,将政策中关于“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可享受免费培训,更改为“在法定劳动年龄未来10年内,具有劳动能力、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可享受免费培训。“同时,鼓励职业(技工)院校等培训机构以提升技能为目的,采取多种技能提升方式,提高培训工作质量。”

如今,岷江村的村民们也在积极探索乡村直播带货。陶勋花希望,未来在乡村也有越来越多的直播基地,通过直播带动村民们的积极性,将家乡的好货推荐给更多人。

“相信我们未来的乡村不仅是‘很好的样子’,而是还会进一步超越。”谈到乡村未来的模样,陶勋花满怀信心,又一次向春天出发。

四川新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潘阳薇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