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太阳鸟时评:感悟三苏家教家风,让家国情怀传承绵延

2023-06-09 14:25:00   四川新闻网

【编者按】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来到眉山三苏祠,他说:“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一年后,“传承三苏家风 涵育家国情怀”研讨会、“三苏文化”出版工程首批成果发布会、“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等系列活动在眉山举办。

四川新闻网推出评论文章《感悟三苏家教家风,让家国情怀传承绵延》,让我们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常修常练,牢记殷殷嘱托,不负光荣使命。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感悟三苏家教家风,让家国情怀传承绵延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苏氏三父子,情操昭千秋,他们身上永恒珍贵的家国情怀,一直启沃着中国人的心灵,这些,值得我们用主题展来讲述。2023年6月8日,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正式与公众见面。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在醇厚家风的熏陶下,眉山走出了堪称中国文化史上“顶流”的“父子档”──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三苏父子既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墨宝,更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家庭教育的典范,在推动家教家风建设的今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展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文化入景、情怀入景,带大家走进三苏父子,以沉浸体验、赏心观展,感悟三苏家教家风的魅力,涵养好家风,将“家”和“国”融合升华为“家国”,更好引导当代年轻人增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提高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讲好三苏故事,感悟言传身教的魅力。“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善之水,必有其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三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三苏故事,传播家风家教好声音,关键在我们认真学习苏氏一门父严、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其“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家风家教,既借鉴三苏家族先辈对子孙后代道德、治学、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激励与警戒,又感悟言传身教的魅力,推动更多家庭重言传、重身教,不断丰富三苏文化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创新表达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产生更强共鸣。

弘扬三苏家风,营造见贤思齐好氛围。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风建设事关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清正,弘扬三苏家风,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能够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和谐家风,构建文明家庭。由三苏祠博物馆编写、讲述三苏家风家教故事的文创产品《苏祠漫步》,是弘扬三苏家风的重要载体,既能让家训、家风、家教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更能营造见贤思齐好氛围,让更多人向三苏父子看齐,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涵育家国情怀,争当新时代的奋斗者。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小家”总是与“大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感悟三苏家教家风,既让我们从“家”的范畴,从苏氏家族立身处世的家训、世代相传的家风、以身作则的家教中,感受醇厚家风熏陶对后世子孙的巨大影响,更在三苏父子为官清廉、同情民间疾苦、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中,感悟他们的家国情怀。“爱国爱家爱民”是三苏父子的家国情怀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契合点,引发当代年轻人深思,注重家庭教育,涵育家国情怀,把“小我”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大我”之中,争当新时代的奋斗者,自觉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中国梦。

《大学》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观其展,与三苏来一场穿越千年的邂逅,透过书画、碑帖、器物等,让我们读懂三苏父子,感受传承千载的苏氏家国情怀,让好家训、好家教、好家风浸润更多家庭,为民族复兴注入更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