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马上把需求上报!”今日,记者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都发中心)获悉,由于近期都江堰灌区降雨量较往年偏少且连日高温,灌区内部分河流呈现水流量减小、支渠进水不足的态势。截至6月15 日,灌区4市11县28.73 万亩水稻出现急需补水情况。但同时,都发中心供水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了大家一个好消息:从6月1日以来,都发中心通过优化调度,累计向丘陵灌区输水 8360余万立方米,灌区用水情况已初步得到控制,到6月21日缺水面积已降至 12.8万亩。
都发中心供水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前期和当前用水需求,都发中心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积极组织水源,充分发挥水量一体化调度的优势,将有限的水量向灌区尾水端倾斜,同时联合地方政府切实做好调水保苗和补蓄水工作。
例如,都发中心东风渠管理处既涉及成都市核心区域供水保障,也涉及向黑龙滩灌区和毗河管理处灌区补蓄,责任大、任务重。在水量调度过程中,东风渠管理处强化自身灌区用水和输蓄水情况研判,利用上下游灌区用水的时间差,统筹安排、错峰用水,实现了成都市中心城区用水和丘陵灌区补蓄有序开展。
在人民渠灌区,人民渠一处主要负责同志近期前往人民渠二处开展春灌抗旱调研,双方通过加强上下游沟通,在水量调度上进行通盘考虑,千方百计组织水源,有效保障了平坝灌区与丘陵灌区均衡受益,成为都发中心一体化“大水调”机制下的典型抗旱保栽范例。
在都发中心毗河管理处灌区,受到近期高温持续少雨的天气影响,灌区内部分区域已出现水稻急需补水的苗头。对此,毗河管理处开展主动上门用水服务工作,实地调研受降水情况、用水需求,协调灌区用水困难,确保农业用水到达田间地头,为确保灌区粮食安全和产量稳产、高产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在黑龙滩灌区和人民渠二处灌区,管理人员以抗旱蓄水保供为指导思想,密切与上游平坝灌区的交接水对接,积极做好引水入库囤蓄,并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了供水方案,有力支撑了地方抗旱保粮工作的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实战调度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筑牢都江堰灌区水旱灾害防御屏障,6月16日都发中心还举行了 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暨大运会保供演练。在都江堰灌区抗旱保供场景中,演练了持续高温引起旱情,调增沙黑总河流量以缓解旱情的过程,通过水资源管理的统一调配,为抗旱减灾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