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文化和旅游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群众文化专业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工作的通知》,在全国首次开展群众文化专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职称工作,并建立基层文化人才定向评价体系。这有利于推动建立一支服务基层、扎根基层、专业化水平高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强文化阵地、助力乡村振兴。
“双定向”职称是我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下功夫,切实解决“乡镇文化站专干职称晋升‘天花板’”“服务基层的新文艺群体职业路径缺失”基层文化人才发展难题的一项创新性举措,具有“三个首创”特点:
一是首创全国基层文化职称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大力提升,基层文化艺术需求日益高涨,涌现出一大批服务基层的新文艺工作者。例如,成都市社会文化机构上百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群众文化专业“双定向”职称的开展,将首次为其建立起有效的职业体系,提供发展平台,有效激发基层文化人才活力。
二是首创群众文化“双定向”岗位比例单列。对乡镇文化站文化专干等实行了岗位管理的人员,一般在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职称评审,所聘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专岗专用,不占各地专业技术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有效解决乡镇文化站专干职称晋升“天花板”难题。
三是首创群众文化“双定向”“绿色通道”。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满30年,近5年有1年考核为优秀,且由2名以上研究馆员推荐的;或获得“省级或国家级表彰”“省突出贡献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全国乡村文化旅游能人”“技术能手”等荣誉的,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使扶持优秀拔尖人才的“绿色通道”更加畅通。
据悉,全省乡镇、脱贫县、国家和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民族地区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申请群众文化专业“双定向”职称。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潘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