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路未来 甘孜全力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2023-06-28 09:02: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六月的康巴高原,碧野万顷,生机勃发。

行走在大渡河、雅砻江畔,一座座清洁能源电站投产发电,一个个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风声、机械轰鸣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甘孜州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6月26至27日,甘孜州召开清洁能源发展大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深入泸定县、康定市、雅江县考察了甘孜州清洁能源电源电网开发建设情况,在道孚县参观了清洁能源最新设备展示,参加了清洁能源发展研讨会、抽水蓄能光伏项目推介会。

在清洁能源发展大会上,甘孜州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州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健全完善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水风光蓄热储多能互补发展,不断培育清洁能源产业体系,奋力打造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切实把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和富民优势,全面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资源富集,清洁能源可开发潜力近2.5亿千瓦

“甘孜能源风光好,可尽享物华天宝之美;甘孜双碳机遇好,可尽享发展环境之优;甘孜绿电产业好,可尽享投资兴业之福。”6月27日,在甘孜州抽水蓄能光伏项目推介会上,甘孜州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全面介绍了清洁能源资源禀赋情况、开发现状及发展目标。

据甘孜州清洁能源第二次普查摸底初步成果显示,全州清洁能源可开发潜力近2.5亿千瓦。其中,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4632万千瓦,居全省第二;太阳能发电规划规模超1.5亿千瓦,居全省第一;风电初步规划规模超500万千瓦;中高温地热发电潜力约250万千瓦,是全省中高温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此外,抽水蓄能规划装机超3600万千瓦。

近年来,甘孜州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水风光储一体化综合发展,加快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和四川省绿电供应战略高地。

6月25日,随着全球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正式投产发电。

甘孜州已建成清洁能源装机1815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613万千瓦、光伏装机202万千瓦,包括213座水电站、27座光伏电站;在建装机1456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006万千瓦、抽蓄装机120万千瓦、光伏装机330万千瓦,包括43座水电站、7座光伏电站、1座抽水蓄能电站。

推介会上,甘孜州重点推介了17个抽水蓄能和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超2600万千瓦,匡算总投资超1300亿元。

锚定目标,清洁能源装机总量超3000万千瓦

记者从大会上获悉,为加快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全面推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日前甘孜州制定出台了《甘孜州全面推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立足甘孜州各县(市)的资源禀赋、各区域的发展重点,布局规划建设五大区域清洁能源基地。其中,以雅砻江中游为中心建设水电、光伏、抽蓄为主的中部基地;以乡城、稻城、得荣县为中心建设水电、光伏、风电为主的南部基地;以金沙江为中心建设水电、光伏、抽蓄为主的西部基地;以雅砻江上游为中心建设水电、光伏、新型储能的北部基地;以大渡河为中心建设水电、光伏、风电为主的东部基地。

为加快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建设,《意见》明确了甘孜州将有序推进水电开发,“十四五”期间新增投产水电装机超500万千瓦,核准建设规模超800万千瓦;加快推进光伏开发,力争“十四五”期间光伏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同时,稳步推进风电开发,大力推进抽水蓄能开发,科学推进新型储能发展,示范推进地热光热发展。

到2025年,甘孜州“两江一河”流域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全州清洁能源装机总量超3000万千瓦,电网建设更加坚强可靠,送出能力超过2200万千瓦,初步实现水风光互补发展、网源协同发展,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清洁能源发展大会上,甘孜针对当前全州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滞后于电力开发的现状,提出了在拓展外送通道、提升农村电网的同时,创新消纳渠道。立足全州清洁能源优势,全面探索延长储能产业链条,加力深化基层能源革命,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和交通领域电气化,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多措并举拓展能源消纳途径,形成就地就近电力消纳能力,切实以能源消费侧转型持续助力新能源发展。

此外,在清洁能源发展大会上,甘孜州还通报表扬了8家为全州清洁能源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企业,与相关企业签订了框架协议,同时为“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实验室”“绿色氢能全产业链应用研究实验室”进行了授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