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创精品力作,展四川形象。2023“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网络视听作品征集传播活动以“看见四川每一面”为主线,分为同步奋进、仙乡人居、共兴之歌、蜀人蜀事四大赛道,深刻展示新时代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生动实践。
7月11日,2023“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进基层、进企业、进高校宣传活动正式启动。作为“仙乡人居”赛道组织单位,四川发布同步推出“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进基层系列报道,奔赴眉山、内江、德阳、遂宁4市5地,聚焦粮食生产、特色产业、农村宜居宜业,深挖题材创作精品的同时,也让“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走进基层,展现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蔬菜在车间里两次发酵、各式各样的坛罐陈列着多种类酸菜,黄背木耳在此种植加工销往全国各地……7月13日,“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进基层宣传活动组走进德阳什邡,在当地的产业园区里看到了一派忙碌的场景。
位于什邡市马井镇的四川道泉老坛酸菜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老坛酸菜系列泡菜产品,该公司是统一集团战略合作伙伴也是最大配套供应商之一,2022年该公司年产值突破4.48亿元。
据道泉公司负责人周厚成介绍,一罐酸菜从蔬菜采摘、发酵制作蔬菜再到流入市场,至少需要15个月。这样的时间差,也给了企业与当地农户充分的“互动时间”。
据了解,道泉公司通过“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五位一体发展模式,与周边农户签订收购订单,以“市场价+保护价”收购青菜、辣椒、生姜等农产品,带动种植什邡市稻菜现代农业园区1.1万余亩,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发挥龙头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什邡、广汉、彭州三地3.2万户农户发展蔬菜产业,实现持续增收。
在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上,什邡也有自己的考量。据什邡市农业农村局园区股负责人杨屹淳介绍,什邡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要抓手,聚焦粮油、烟叶、蔬菜、川芎、黄背木耳、紫皮大蒜、猕猴桃七大特色优势产业,构建“7+3+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上,今年什邡已被纳入全省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计划新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到2024年底,我市可建永久基本农田将全部建设高标准农田。
在种业方面,什邡投入100余万元,支持邡牌种业、孝楠农业、溪源水产等优质种业企业做优做强,持续筛选推广粮油优良新品种,邡油777已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值得关注的,在“中国黄背木耳之乡”,昊阳农业作为省内首家二级制种企业还在科技领域不断探索。
据了解,湔氐镇常年种植黄背木耳1.5亿袋,年产优质干木耳3万吨,总产量28.6万吨,产量占全国黄背木耳的60%以上,产业年产值达7.5亿元。湔氐镇引进什邡昊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政府引导+科研院所+企业主体+农户参与”“企业+协会+专合社+农户”等多样化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12%以上。
参与制种、种植、销售的全流程,昊阳农业是全省首家拥有黄背木耳二、三级菌种资质的生产企业,也是四川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我们为当地及周边农户提供合规何方的优质菌棒,推广黄背木耳基站灭菌示范项目线下年产优质黄背木耳菌袋1000万袋的生产力并全部销售给农户,收到农户的好评菌丝强壮、浓密、抗性强。”昊阳农业吴东介绍。
与以往农户种植黄背木耳的方式不同,昊阳农业的培育方式更加绿色、科技。吴东介绍,园区建立温湿度传感设备,在不同点位建立基站,为科技示范户安装硬件设备和APP下载,通过各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农业生产现场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及农产品的生长状况等信息,远程监控生产环境。将采集的参数和信息进行数字化转化后,实时传输网络平台进行汇总整合,利用农业专家智能系统按照农产品生长的各项指标要求,进行定时、定量、定位云计算处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农业生产。
相关数据显示,坚持绿色优先发展,什邡已探索出自己的一条路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农膜回收率达9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
“企业实现抱团发展实际上是延长产业链,必须要有足够大的产业面积、足够强的产业基础,才会有企业愿意入驻。”杨屹淳告诉记者,目前什邡七大产业园区累计投入5.24亿元,2022年种植面积达16.5万亩,总产值突破25亿元。“随着产业链不断延长,企业将从种业到种植再到加工及销售各个环节参与介入,从而进一步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潘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