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夏粮大丰收背后的原因?权威解读来了

2023-07-18 09:26: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四川夏粮增产幅度达到3.7%,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4.6个百分点,在粮食主产省中位列第2名。”7月17日,在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举行的2023年上半年四川国家调查主要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农业调查处处长梁玉均介绍了上半年四川夏收粮食的相关情况。

梁玉均说,2023年四川夏粮大幅增产。据国家统计局核定,2023年四川夏粮总产量达452.6万吨,比上年增加15.9万吨,增长3.7%,四川夏粮生产夺得大丰收。

记者在国家统计局官网看到,上半年,全国夏粮产量稳中略减。而四川夏粮生产继2022年后再夺丰收,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态势。

四川夏粮丰收背后有哪些原因呢?主要亮点是什么?

“2023年,四川夏粮生产呈现‘三增’态势主要有三大亮点。”梁玉均告诉记者,首先是在全国夏粮减产-0.9%大环境下,四川夏粮增产幅度达到3.7%,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4.6个百分点,在粮食主产省中位列第2名。

其次,今年四川夏粮单产比上年提高8.6公斤,提高3.3%。特别是小麦播面连续2年增加,单产首次突破300公斤大关,大幅提高16.3公斤,增5.7%,创历史新高。

此外,德阳、绵阳、南充、凉山、遂宁、广元、巴中和成都等8个市州小麦单产水平提高较多,产量合计达到246.6万吨,占全省小麦总产量的93.4%。

就四川夏粮生产呈“三增”态势的原因,梁玉均表示一是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一号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党政同责的政治责任,稳定夏粮面积,猛攻单产水平。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特别是全省现代粮油园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业主种植粮食等,有力地推动了我们今年夏粮的生产。

“第二是政策好、投入多、惠农多。”梁玉均说,今年以来,全省继续下大力气抓好撂荒地复垦复种,积极腾林腾果腾园腾草种植粮食,夏粮播种面积达1664.8万亩,比上年增加6.2万亩。成都市投入资金2.13亿元实施低质低效果木腾退恢复粮食种植7.1万亩,投入资金2.6亿元对主要粮食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给予200元/亩补贴。南充市财政每年设立不低于1500万元的粮食生产专项支持资金,2022年市县财政累计投入撂荒地复耕补助资金1.12亿元,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

第三,全省小麦品种创新和种植模式改进,提高了小麦的单产水平。2023年,小麦品种绵麦902在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连枝村连片实收108.72亩,平均单产达514.33公斤,表现出良好的增产能力,该品种已在德阳、绵阳、南充等地大面积推广,有力助推了全省小麦单产提高。

“传统上,四川小麦种植多为套种、间种,亩株数15一20万株左右。现在大户、业主种植多采用满种方式,且广泛使用机器播种,用种量增多,亩株数大幅增加,合理密植等种植模式的推广也是推动小麦单产增加的重要因素。”梁玉均告诉记者。

余枫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