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22年11月10日,成都市锦江区成功入选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这是继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后,再次收获的重磅荣誉。锦江区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一年来,天府旅游名县这块金字招牌为锦江文旅发展带来哪些新变化?成都市锦江区区委书记陈志勇接受了记者专访,并介绍了围绕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锦江区如何突破。
陈志勇介绍,一年来,锦江区以获评天府旅游名县为新契机,深度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串联“一廊五线九景一地”,推动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春熙路、国家级AAAA级景区三圣花乡提档升级,加快塑造都市旅游和乡村旅游新名片,在游客流量增长、文旅品质提升、促进消费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2022年,在赛迪“全国百强区”中列66位,较2021年前进3位;赛迪“幸福百强区”中列全国第12位,西部地区第1位;今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1350万人次、同比增长8%,旅游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16%,文旅产业发展强势反弹。
为了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锦江区坚持传承创新,努力让文旅发展底色更加厚重。以塑造“三城三都”锦江品牌为牵引,深入挖掘“濯锦之江”历史文脉,推动交子文化、码头文化、酒肆文化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利用大慈寺、水井坊等历史遗存,加快呈现大慈繁市、东门胜景、劼人故居等文化特色景圈,精心打造华兴街、四圣祠等一批独具乡愁记忆的特色街区;坚持场景赋能,努力让文旅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高品质打造成都“新十二月市”等特色文旅消费场景,创新推出“天府新视界·城市观景台”,精心打造COSMO青年磁场策展型文商旅综合体,有机植入沉浸式非遗体验项目、街头实景话剧和音乐演艺元素,进一步丰富“夜游”体验、“夜娱”文创、“夜秀”演艺等夜间消费场景;坚持开放引领,努力让文旅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依托春熙路商圈文化影响力和IFS、远洋太古里等时尚商业地标,加快推进锦江城市会客厅、天府茂业城、四圣祠城市更新等高能级项目,持续做强国际文旅功能,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做大首发、首秀、首展产业,推动高端品牌加速集聚,辐射带动文化旅游、娱乐休闲、金融商务、餐饮零售等领域发展,加快构建城市观光、文化探索、旅游打卡、沉浸体验、美食品鉴等都市旅游新格局,努力向世界展示成都烟火味、锦江好生活。
下一步,锦江区打算如何推进文旅发展走出新境界?陈志勇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文化展示体系,创新价值表达。深入挖掘天府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依托交子、水井坊、百年春熙、夜游锦江、劼人文化等核心文旅IP,多元化彰显蜀都市井文化、商业文化、水文化的独特魅力,强化区内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推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有效利用,做好邱家祠等文物保护利用,精心打造华兴街、四圣祠等一批具有独特乡愁记忆的特色街区,持续开展“锦江艺术季”“品锦江”等文化活动,加快塑造“三城三都”锦江品牌,联动重庆渝中区助力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以多元具象的形式向市民游客传递文化记忆和情感认同。
进一步创新文旅供给,提升消费动能。坚定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为牵引,持续发布促进新消费支持政策,通过业态创新、经营植入、活动引流等方式,推动春熙路、白鹭湾、交子公园三大片区做强文旅消费,大力发展假日经济、赛事经济、夜间经济,新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示范点位、“国际范儿”城市首店、“成都味儿”特色小店,创新推出“天府新视界·城市观景台”,创新开展“潮游锦江”等系列文旅活动,精心办好成都马拉松等重大赛事,不断提升锦江显示度和影响力。
进一步推进文旅场景塑造,拓展产业外延。坚持以场景营造为核心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聚焦“旅游+文创”“旅游+科技” “旅游+体育”等一体化发展,做强文旅产业功能,持续推进夜游锦江视觉投影系统、水井坊博物馆数字化展陈系统、三圣花乡智慧旅游系统等文旅系统升级,丰富拓展成都“新十二月市”等特色消费场景,优化景区、商圈、文博场馆的数字体验,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坚持以琉璃场片区开发、高线公园户外展演中心打造等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规划建设琉璃窑遗址公园、锦江文化展示中心等文旅项目,大力引育一批文旅消费新业态示范项目和旅游链、音乐链、体育链链主企业,持续提升文旅产业能级。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