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你知道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调查是如何开展的吗?
9月12日,记者在第十四届“中国统计开放日”四川分会场活动现场获悉,从2018年起,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对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实施“天空地”一体化调查。
(国家统计局德阳调查队用手持PDA对农作物夏播面积进行数据核实)
“我们四川是从2017年开始粮食产量的遥感测量。”国家统计局德阳调查队农业农村调查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以什邡市为例,当时在全市30多万亩耕地中抽取20个点位,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入户调查,采用纸质登记方式,登记农作物播种和产量情况。
而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统计局各级直属调查队积极探索利用遥感大数据、无人机拍摄、PDA测量应用于农业统计调查工作,大幅提升了粮食统计数据的精度。
(2020年9月在德阳市旌阳区开展无人机航测工作)
“天空地”一体化调查是什么?
天,指的是使用卫星开展天上测量。
通过国家统计局使用的多颗组网卫星,对全省48.6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内的所有地物,分月度进行扫描拍摄形成影像资料,分别解译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区域分布、各阶段长势等具体情况和数据。
空,指的是使用无人机开展低空测量。
通过150余架无人机高清相机,对全省5000余个固定调查样本小区地面上的九大类地物类型,进行遥感飞行拍摄采样,解译和划分农作物种植用地分布、农作物长势变化情况,提取需要的农作物面积和产量数据信息。
地,指的是使用PDA开展实地测量。
在农作物生产过程相关节点,全省2600余名基层调查员深入调查样本小区,通过手持PDA数据处理终端,3次深入田间地头,实地采集农作物播种面积、长势等数据;利用多光谱测量仪,开展前期单产预测;通过实割实测、整收整测等方式,获得农作物单产数据。最后通过汇总、推算、回归分析等方法,综合求得满足精度要求的农作物面积、单产和产量数据。
“统计调查数据不仅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测度人民生活的‘温度计’。”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长赵太想说,国家统计局直属各级调查队将坚持以数据质量为中心,不断推动调查方式手段变革创新,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作用,为各级党政实施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统计调查信息和决策参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