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29日至10月6日将迎来中秋国庆假期,这个长假你有什么计划?打算怎么度过?
随着假期来临,市民出游、出行增多,节庆、促销、游乐活动频繁,同时事故风险大大增加。节假日哪些安全隐患需格外注意?又有哪些安全风险需警惕防范,对此,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及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进行“划重点”。
行车过程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紧盯“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 辆
节假日期间,群众旅游出行需求旺盛,客运、货运流量加大,加之客货混行交织,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要紧盯“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加大路面管控和景区、景点道路巡查执法,严查“三超一疲劳”、非法营运和农村地区通行车辆无牌无证、货车和拖拉机非法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
个人驾车出行前要做好车辆检查和保养,对车辆转向、制动、轮胎、灯光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不要驾驶有安全隐患的车辆,避免行车途中发生故障,同时提前规划路线了解沿途路况信息和天气情况;行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上车系好安全带,有小孩的要有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和孕妇坐后排,儿童乘坐启用儿童锁,驾驶人不得在行车中拨打或接听电话。要保持安全车速,车速不要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不要超速行驶,拒绝疲劳、酒后驾驶,拒绝超员、超载,不开“斗气车”。
遇前方车辆发生故障、事故等情况,提前控速、依次排队缓慢行驶,并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提示后方车辆注意减速。
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潜水等高风险项目
做好缆车、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要加强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监管,加强人流监测和引导,做好缆车、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强化对高风险项目和“网红打卡地”的监管措施。
要当好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游乐场玩耍时,要首先检查游乐设施是否有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工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仔细阅读游乐设施的游客须知,以确定自己是否适宜乘坐;入座舱后检查座位中安全带或安全压杠、扶手是否安全、牢固;自行操作的滑行游乐设施,应严格按操作要求规定的路线进行,中途不能停顿的项目应严禁中途停顿;乘坐时,要系好安全装置,运转中绝对不可以自行解开,有扶手的应两手抓住扶手;在游乐设施未完全停稳或工作人员没有通告以前,不得自行走出座舱;不前往没有正式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游玩,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潜水等高风险项目。
严防节假日期间安全责任失守
各地各部门要继续扎实推进各项专项行动,紧盯矿山、危化、工贸、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管执法,严防节假日期间安全责任失守。
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好节前安全教育,加强厂区、车间、施工现场、危化品存储等安全管理,节日期间有生产任务的企业,要把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不得在工作期间饮酒作业;要认真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要有专人对厂区进行巡查,做好电气线路安全和消防安全工作,严防设备“带病”生产,警惕违章作业;做好节日期间值班备勤工作,配齐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出现突发事故和重大险情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
警惕用火不当、电路故障
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通过大数据分析,中秋、国庆节期间火灾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油锅起火、燃气灶具使用以及烘烤等用火不当行为;二是电气火灾,电气线路故障、电气设备故障、蓄电池故障、电动机故障以及电加热器使用不当。主要火灾风险时段为14点 -22点,尤其在18点-22 点。
社会单位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巡查,严禁违章用火、用油、用电、用气,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宾馆、饭店、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营业期间要按规定安排值班值守,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职责,保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举办中秋国庆晚会、大型商业促销活动,要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许可,具备消防安全条件,制定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演练,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生产经营、仓储运输场所严禁货物混合堆存、超量堆存、违规堆存等。多业主、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消防联勤联动机制,发现事故苗头及时应对处置。
餐饮场所要规范用电、用气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厨房电气设备,定期清洗油烟管道,烹饪过程中需全程看护。
居民家庭要及时清理阳台、清理厨房可燃物,清理楼道杂物。离家或就寝时关火、关电、关气,严禁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在室内停放或充电,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假期驾车出游前,要检查车辆电路、油路,检查车载灭火器是否过期失效。入住宾馆酒店,要留意安全出口位置,熟悉掌握消防器材存放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进入旅游景区、文物古建筑等场所,要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不携带打火机、火柴等火源,不乱扔烟头,不在森林草原野炊生火,防止引发火灾。
遇到火灾时,要及时拨打119电话报警,并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应对处置。逃生时不贪恋财物、不返回火场、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