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这是我第一次还没有离开就决定要再来的一个城市。”昨日,来自江苏南通的游客毛豆豆说,这个中秋国庆期间,她第一次带家人来都江堰感到了“极大的震撼。”“照片都不能体现美的十分之一。”
这个国庆期间,我省文旅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共接待游客5691.02万人次。其中,到都江堰感受这座城市“问道拜水”独特魅力的游客达218.27万人次。10月6日上午11点,都江堰景区迎来了今年第600万位游客。据都江堰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游客突破600万大关用时最短的一年,为火爆的国庆黄金周再添一抹靓色。
今年第600万位游客:都江堰之旅着实不虚此行
假期期间,来自天津的王女士成为都江堰景区2023年第600万位游客。
这个国庆假期,王女士带着孩子来到都江堰,一同探索“课本里的都江堰”,领略都江堰的古人治水智慧。几天下来,她表示“都江堰之旅着实不虚此行。”
作为今年的第600万位游客,都江堰景区特邀王女士参与体验了“万千气象 花好月圆”国庆活动,并为她送上了景区十年 VIP 畅游卡及都江堰特产大礼包。
到都江堰旅游的马可来自法国,国庆期间,他在都江堰的街头走一走,烟火气让他口舌生津。三天时间,他体验了都江堰街头的部分美食。
甜水面、葱葱卷、火锅粉……这些街边没有华丽的店面门头的老字号美食,让他感受到“都江堰的街头,有美食有魅力,有烟火有人气。”
据不完全统计,假期期间到都江堰街头视频打卡的游客,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相关抖音视频发布量达1万+,曝光量达3000万+。
“非遗”赋能假日,带来街头美学“新体验”
国庆期间,在都江堰的街边、江边,农舍,茶馆,一把“马椅子”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看似简单的“马椅子”,其实是远近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都江堰南桥边,岷江水翻卷的浪花带来的清新味道。文记糕点面前游客排起了长队。这不仅是游客喜爱的糕点, 更是周边耳熟能详的 “非遗”糕点。
在都江堰市水文化广场,一场烟火成都·月满中秋、“艺”心向党“都”爱祖国快闪活动中,国家级非遗青城武术都江堰市级传承人王尧带着武馆表演队参加展演,赢得了游客的掌声和喝彩。
都江堰创新筹办“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我在都江堰赏非遗”体验活动,持续推动非遗文创产品进景区、进民宿、进酒店、进商超、进体育场馆,开展青城武术、道茶、茶染、文记糕点、马椅子、皮影等非遗展演展销体验活动,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为游客带来非遗美学沉浸式感受。
假日活动搭台,创新街头消费“新场景”
国庆期间,在都江堰赏茶景、吃茶餐、住茶宿、洗茶浴、观茶艺、看茶剧、话茶语、带茶品……已经成为消费的“新场景”。
在都江堰聚源镇大桥社区,一幅水、鹭、花、房相互融合的河景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国庆期间,江苏人王君正在加班加点打理民宿的收尾工作。他的民宿即将营业。“赏桃花红枫、看白鹭风铃,围炉煮茶,于森系露营地中享闲暇时光。”王君说,这个国庆已经有很多游客来预订他的民宿。
在不远处,成都人刘波正忙得不亦乐乎,这个国庆他都没有时间回金牛区的家。当下,他养殖的大闸蟹已经上市,供不应求。“大闸蟹完全成熟还需要到中下旬。今年应该有2万斤的产出。”刘波开心地说。
为丰富游客的消费,都江堰积极创新消费新场景,筹办“在都江堰赏非遗”“在都江堰看美景”“在都江堰购给利”等系列主题活动;精心打造“都江花月夜”等系列活动,打造集“购物、美食、采摘体验、休闲玩乐”于一体的乡村消费新场景,让游客深度体验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都江堰美景。
到都江堰的街头走一走 发现“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
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完美收官,都江堰的街头“火热出圈”。
据都江堰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都江堰市围绕“大遗产、大熊猫、大冰雪、大青城、大灌区”等特色文化IP,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挖掘青城山—都江堰世界级文化主题,高品质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不断提升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供给和消费,精准布局“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建设。
当前,都江堰市不断深挖水利工程的品牌价值,以“都江堰放水节”等为契机,积极开展国际营销,充分展示城市文化历史传承性、时代创新性的独特魅力,做优做强天府国际会客厅特色功能,不断提升都江堰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图片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