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书展看好书】探寻中国石窟艺术 《石窟史诗》丛书分享会在天府书展主展场举行

2023-10-14 17:4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14日,四川美术出版社与读库共同举办的“探寻中国石窟艺术──《石窟史诗》丛书分享会”在2023天府书展主展场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石窟史诗》丛书的作者,青年建筑学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博士,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建筑史学刊》副主编王南和该丛书的策划方代表读库执行主编朱朝晖,四川美术出版社社长唐海涛出席了本次活动。


石窟寺是我国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明同其他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川渝两地的石窟寺是中国石窟造像延续时间最长,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在中国佛教石窟寺艺术中构成了非常重要的西南板块。2021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推动实施中国石窟保护工程,尤其提到以川渝等地区为重点,开展中小石窟寺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在此背景下,四川美术出版社携手读库策划大型出版项目──《石窟史诗》。项目拟以四川安岳石刻为起点,以中国石窟寺从南北朝到明代的延续、从西北到南方的传播为时空线索,选取三十个国内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的石窟进行介绍,并进一步阐释其文化内涵,在世界文化艺术发展的坐标系中梳理中国石窟演进的历史脉络,建立关于中国石窟整体源流的认识体系,从而书写中国石窟的壮阔史诗。本项目还获得了腾讯基金会的赞助支持。

在分享会上,《石窟史诗》的创作团队分享了该丛书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过程。负责影像采集的读库执行主编朱朝晖先生分享了本丛书在影像和数据采集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全书雕塑和建筑均采用大画幅、全景深和超透视技术的人物肖像拍摄方式进行拍摄。这种拍摄手法使得读者对中国石窟的认识在时空坐标中更加明晰、具体。随后,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的主创王南先生分享了该丛书的整体规划,项目实施的进度,创作开展的过程,以及在田野考察阶段的一些有意思的经历。王南先生将本系列图书定义为学术科普的桥梁书,并指出本书在文字创作方面,将突破传统学术局限与写作模式,将石窟艺术置入世界版图和现代视野之中。


该项目最终将呈现全国三十个石窟,每窟一书,三至六册书为一辑,预计历时8—10年完成。四川美术出版社与项目的主创团队希望这套图书能够将中国石窟艺术带进市民的生活,方便更多的读者深入了解中国石窟文化,进一步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

《石窟史诗》出版项目旨在用石窟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灿烂文明,期望为全世界的中国文化爱好者和建筑、古迹、探窟爱好者在世界版图和现代视野下深入了解中国石窟艺术提供一个窗口,以此提升石窟艺术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