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23日,由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主办的2023年“领头雁”乡村创业者能力提升训练营在成都开训。此次训练营旨在帮助已经在乡村创业的脱贫群众、易地搬迁群众等重点群体,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重要的骨干引领作用。
在此次训练营中,共有90人参与免费培训,既包括各市州的乡村致富带头人,也包含了工商银行驻村干帮扶部。陆敬夫就是其中一位。在去年,三十而立后的他拥有了新身份──“凉山州金阳县芦稿镇大卷村的第一书记”。
去年6月,初到大卷村的陆敬夫怀揣着满满斗志,准备在当地干出一番成绩,但现实情况让他更为审慎。“这是帮扶压力比较大的一个地方,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村集体经济产业处于待兴状态,致富带头人也需要扶持,所以我们是有大量工作需要做的。”
通过协调各方资源,陆敬夫在村里“办”起了企业,创建了根植于村集体经济的养牛场,采取了“工行扶持+村民入股”的经营模式。“这里气候合适,在当地养牛也有一定基础的技术人员,刚好也可以利用闲置场地,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选择了肉牛养殖产业。”
紧接着,陆敬夫协调解决了资金投入、养殖人员和技术的问题,并开始操心销路。“我们找到一家技术成熟、产业链完备、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经过充分沟通,双方达成了从牛苗引进、饲料供给、技术指导到出栏包销的合作。”
“今年八月,我们的养牛场就出栏了一批,还实现了盈利。”陆敬夫介绍,现在养牛场还存栏30多头牛,等下一步再继续协调投入120万元,进一步扩大规模,联农带农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增长。“这对激励当地发展产业的信心,我相信是有很大的正向促进作用的。”
接下来,陆敬夫还想通过联系机构内部食堂、食品加工厂等途径,进一步扩大牛只的销路,实现利润最大化。“我们先起步,把脚跟站稳,接下来一步步做好当下的工作,让村集体经济产业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
这次来到“领头雁”训练营,陆敬夫坦言,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尤其是能够针对性地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受限、成本控制等方面的难题。“这次培训也让我结识到了来自各个市州的致富带头人,通过他们的故事分享,我也感受到他们在乡村振兴路上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乡村振兴功不在我,但在进程中,我也很荣幸地参与进来了。”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