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街道陵川社区里十分热闹,街坊居民们迎来了小区电梯加装开工仪式。据悉,这是龙泉驿区继打造“大运主题”文化电梯后,按照“客家文化”打造的全小区大面积连片加装电梯项目。
据悉,成都市龙泉驿区已全域形成以党建引领物业小区发展治理的良好生态。在2023年“蓉城先锋·暖心物管”示范评比中,成都市龙泉驿区有2个物业服务企业,5个物业服务项目获评“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称号,1个物业小区荣获“四川省基层治理百佳示范小区”称号。
以党建引擎“赋能” 建设“红色阵地”
“通过调研摸底,我们发现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中存在学历不高、党员人数偏少的情况。对此,我们加大在物业企业中发现培养年轻骨干党员的力度,目前已经发展22名党员,储备69名积极分子。”龙泉驿区物业行业综合党委书记龚清高说。2023年以来,龙泉驿区物业行业综合党委通过单建、联建等方式,大力开展物业服务企业/项目“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实现39家有党员的物业服务企业、279个有党员的物业服务项目全覆盖建立党组织,同时将310名物业行业党员纳入有效管理,推动构建了“行业综合党委—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物业服务项目党组织”物业行业党建工作格局。
在基层联动自治和党群资源整合统筹上,龙泉驿区成立小区党组织146个,以街道“金管家”党群服务中心、“五星”党建红色物业联盟为支点,串联起区域物业行业党建大网格,形成“党建引领,行业指导,基层主抓”的物业小区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制度建设“固本” 凝结“红色链条”
龙泉驿区以多项长效管理制度为抓手推动物业管理标准化、专业化,制定了《成都市经开区(龙泉驿区)党建引领物业服务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建立矛盾纠纷“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行业部门”多元化解机制,成立“马上回应、马上处置、马上落实”快接快处信访问题解决行业总队和项目分队,对群众反映的物业小区问题在最短时间回应,用最快速度处理,以最小代价化解。
“我们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业主开放日’活动,发动业主、学生参与物业服务中心的日常工作,站在‘物业方’的角度回应‘业主方’需求,然后在评价会上谈体会、提建议,既能增进彼此了解,又能帮助物业企业改进工作方法。”龙泉驿区好日子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杨鸿说。据悉,龙泉驿区建立物业项目信用评价机制,对信用评价不合格的物业服务企业出示“红黄牌”直至纳入“黑名单”。
以规范管理“塑形” 开展“红色活动”
根据各小区实际,结合业主意愿,成都市龙泉驿区因地制宜推广多种管理模式,如引入信托制物业服务,对银河花园二期、东阳豪庭等业主欠费严重,物业强制离场的包干制物业小区,在社区和小区党组织引领下召开业主大会,决定将包干制转为信托制,将物业服务双方买卖关系转变为业主大会、物业企业、全体业主三方信托关系。一年下来,业主服务满意率达95%以上,物业费收费率98%以上,有效解决了物业企业与全体业主之间的互信问题。
龙泉驿区积极打造“阳光物业”,在皇冠国际社区试点建立“物业+业委会+社区”共有部位经营收益账户共管,打通业主网上查阅权限,实现物业服务重大事项线上公开。定期组织物业企业观摩学习优秀案例,开展专业技术指导和年度行业培训,提升物业人员专业能力。
此外,龙泉驿区鼓励各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提升服务内涵,探索物业服务向养老、托幼、家政、健康等领域拓展延伸,在崇德社区、好日子社区试点“物业+社工+小区居民志愿者”服务模式,整合社区用房、物业架空层等闲置空间打造“龙小驿”暖心之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3个,依托物业服务站开辟“小而美”的党员活动室95个、书香驿站79个,引入40个社会组织开展“助老助残”“托幼帮扶”等民生兜底保障服务,整合区内医疗资源不定期下沉社区开展“健康义诊”“养身知识讲座”等活动,切实提升居民生活便捷性、舒适性。
以回应关切“塑形” 释放“红色动能”
“基层吹哨,部门报道”,针对群众关心的物业问题,龙泉驿区建立长效机制,成立“三马”信访处理专班,运用“码上办”智慧物业平台,高效受理各类网络理政和问题投诉案件,切实提高群众满意率。
为满足老旧小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龙泉驿区联合社治、民政等多部门探索创新市政服务挂钩、成片引入、街区共享等方式,彻底改变“老破小”“脏乱差”的局面。
据介绍,龙泉驿区146个“红色物业”先锋队广泛开展““党员请出列”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活动,先后协调加装114台电梯,修建88个公共车位并配备相应充电桩,发放33万余张求助卡片,为3142个受困家庭、4885名老弱病残群众送上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