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强:把握经济政策的“冗余度”

2023-12-27 19:21:00   四川发布

把握经济政策的“冗余度”

李后强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2022年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显提出“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实际上,在之前的有关文件中也讲到要把握“冗余度”。这说明“冗余度”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概念。

▲李后强

什么是“冗余度”?这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多余量,意味着为了保障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相关政策要提前考虑到非正常情况,要为可能的变化提前留出保障空间。换句话说,在非正常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转,我们要做的备份量或者额外量。在其他领域也称“富裕度”“重复度”。在信息系统中,“冗余度”是指某个数据元素出现的次数与其实际被使用的次数之比。在信息工程领域中,“冗余度”通常是指在信息处理、存储和传输等环节中添加的额外信息量。这些额外信息的存在提高了数据可靠性和处理效率,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开销。

可见,不论在信息工程还是在经济工作中,冗余度都是重要概念。在新时代统筹发展与安全,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备份、备胎,留有余地和空间,防止突发状况出现,包括黑天鹅或者灰犀牛事件,这就是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

对于实际工作而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和“干货”很多,有许多新表述、新论断、新要求。比如“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个“硬道理”,我们非常熟悉和亲切。又比如“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多年坚持的原则和方法。中央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这里“以进促稳”首次提出,强调在发展中促进稳定,不是只讲稳定不抓发展,这与“硬道理”“中心工作”“首要任务”是一致的。又比如“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这个非常重要,“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要坚决打破“唱衰论”阴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当前少数国家企图唱衰中国经济,各种精心打扮的“中国崩溃论”层出不穷。我们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要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战略定力,不被干扰和迷惑,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事实有力回击一切谣言。把“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的事实向人民讲清楚、讲透彻,不断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改革创新、协同配合、科技创新、新型消费、市场公平、对外开放、城乡融合、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要求,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要不折不扣抓落实,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要雷厉风行抓落实,统筹把握时度效。要求真务实抓落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2月22日,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指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举措含金量高,必将为我省现代化建设增添新动力、拓展新空间。要把“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体现在坚决完成2024年增长目标上。我省发展环境仍然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要科学研判“形”与“势”、“危”与“机”,妥善把握“稳”与“进”、“立”与“破”、“质”与“量”,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力。会议要求准确把握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准确把握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准确把握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准确把握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要求,坚定用以指导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坚决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四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始终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仅代表学者学术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