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四川下一步这样做

2023-12-29 10:18:00   四川新闻网

12月28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毅介绍了四川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的相关情况及下一步打算。

据雷毅介绍,今年10月,生态环境部命名了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四川省有9个地区榜上有名,与浙江、山东并列全国第一。其中,阿坝州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成都市青羊区、成华区、宜宾市南溪区、梓潼县、苍溪县、米易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天府新区直管区、丹巴县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四川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连续六年西部第一。

“今年的创建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热情高,全省共有140多个地区颁布实施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今年共有24个市县申请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考核验收。部门协作有力,省生态环境厅与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紧密配合,协同推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雷毅表示,全省五个片区均有代表,其中川西北生态示范区阿坝州整体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全省已累计有巴中、阿坝2个市(州)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平原地区持续发力,以创促建成效明显。作为成都市主城区的青羊区、成华区通过深入开展创建,环境质量改善纵向比成效明显,其中,青羊区2022年全区空气优良天数率较2020年增加6.8个百分点,连续三年水环境考核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成华区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3天,较2016年增加62天,PM2.5浓度下降31%,主要河道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以上,黑臭水体全面消除。

下一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将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特别是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六大板块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现场考核验收,发挥各方优势,真正做到好中选优,充分发挥命名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此外,还将注重促进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科学引导和推动各地结合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因地制宜找准创建的途径和模式。对生态本底良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优先支持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地区,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倒逼加大资源能源节约利用、节能降耗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坚持以创促建、坚持示范引领,每年推荐命名一批。另一方面,指导获得命名的地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创建地区自我评估、自我监督,认真开展日常监管、年度评估和复核评估。对已命名地区每5年开展一次复核,复核不合格的地区,撤销其称号,不断巩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雷毅说道。(记者 许雨珂)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