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全国第一!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023-12-29 13:49: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2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四川有9个地区上榜生态环境部命名的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与浙江、山东并列全国第一。四川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连续六年西部第一。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毅透露,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引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比学赶帮、齐头并进的局面初步形成,获得命名的区域,绿水青山向金山转化探索更加多元有力,经济社会整体美誉度和含金量进一步提升,也推动了生态本底进一步夯实,更好地维护了生态安全格局,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和势头越来越好。“全省已累计建成3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雷毅介绍,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四川特色的工作做法。下一步,全省还将继续规范创建工作提升创建质量,同时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强化动态管理。

在规范创建工作方面,四川省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特别是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板块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现场考核验收,发挥各方优势,真正做到好中选优,充分发挥命名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促进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四川省科学引导和推动各地结合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因地制宜找准创建的途径和模式。对生态本底良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优先支持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地区,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倒逼加大资源能源节约利用、节能降耗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为坚持有进有出,强化动态管理,四川省一方面坚持以创促建、坚持示范引领,每年推荐命名一批;另一方面指导获得命名的地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创建地区自我评估、自我监督,认真开展日常监管、年度评估和复核评估。对已命名地区每5年开展一次复核,复核不合格的地区,撤销其称号,不断巩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