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的一天! | 我是经普体验官 ②

2024-03-19 15:35:00   四川发布

【编者按】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是四川省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省GDP首次突破6万亿元大关后开展的首次全面体检和“家底”盘点。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全面完成普查机构组建,近10万名普查“两员”将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走进近900万个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场所进行现场登记、采集数据,助力全省摸清经济家底。

你们知道经济普查的对象和内容有哪些吗?普查过程中如何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近日,四川发布记者化身经济普查体验官,带着大家一起跟随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等一线人员,深入四川各地,进企业、入村社,访商户,亲身体验一线的经济普查工作如何开展。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高耸入云的山脉,沟壑纵横的峡谷,汹涌澎湃的江水……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角的木里藏族自治县平均海拔3100米、相对高差4328米,是中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记者驱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前进,被“人间花园·藏情木里·世界香格里拉之源”的旖旎风光深深震撼。

木里县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山高路远,条件艰苦。近年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道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房,一张张喜上眉梢的笑脸见证着该县天翻地覆的蝶变。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涌现出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蓝色马甲穿梭于街头巷尾,他们的脚印踏遍千家万户,他们脚下有泥、眼中有光,构成五经普工作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是经济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普查人的担当,公争降初扎西便是其中之一。

故事从这里开始……

一如既往 披星戴月
伴着鸡鸣声出发的日常

“叮铃铃”公争降初扎西卧室床头的闹钟每天早上7时20分准时响起。他像往常一样,揉了揉眼睛后迅速起身,穿衣、洗漱、拿包,往外走去。天刚蒙蒙亮,周围一片寂静,陪伴他的,只有鸡鸣声。

这位98年的小伙子22年大学刚毕业,去年4月加入到五经普的工作中,他一边打开手电筒照亮道路一边与记者交流,“其实我是学法学专业的,接触到这项工作以后自己也在慢慢摸索,不断实践,思考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每天晨光熹微时,离开自己位于木里县城农场的这座小楼去工作已经成为他的日常。谈及早出晚归会不会感觉到辛苦,他微笑着说,“不会,我干劲满满,充满激情,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步行至木里县民族中学附近,公争降初扎西开始打车去今天的目的地。

路途中,他的手机响个不停,一些人对于填报的相关问题进行线上咨询,他都一一耐心解答。

两个多小时后,在木里县固增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门口,公争降初扎西热情地与普查指导员郭信荣打招呼“嗨,好久不见。最近忙不忙?今天这家规上企业大体情况怎么样?”“今天上午这家企业作为规上企业是自主填报,咱们去看看他们是否填规范了。”随后,两人一起找到企业相关负责人,出示证件,并告知来意。“我们是第五次经济普查的普查员和指导员,想看下你们2023年的财务报表,核对单位名称和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取几个数据。”说完,递给对方一张告知书。企业方面也非常配合,回应道“没问题,我们马上提供。”

看着报表,公争降初扎西赞道:“你们填的很规范。我提醒一下,一定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要与财务数据是一致的。经审核后,无法再修改哟。”

盛情难却 不断挽留
与被普查对象成为朋友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时分。

公争降初扎西与搭档郭信荣决定简单吃碗面,下午再继续马不停蹄地跑几家。两人来到位于瓦厂镇瓦厂街道53号的一家名叫小滋小味的面馆,一边用餐一边交流起今天的工作。“上午收获满满,下午还要走两家,我们抓紧吃完饭就马上去弄。”“好的,在那个小程序上你也再关注一下。”只花了几分钟的时间,他们迅速搞定午餐,来不及休息,甚至来不及喝口水,便又开始了奔波。

在不远处的一家民宿,公争降初扎西向老板出示证件,进行了自我介绍,递上一把精美的雨伞作为小礼物,并解释说,“你放心,我们对所有的数据都会保密,不会泄露您的隐私。咱们做这个经济普查,一方面是记录发展历程,另一方面也是为将来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支撑,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做好记录后,两人起身告别。热情的老板娘依依不舍地挽留,“不急,吃碗酥油茶再走嘛。”盛意难却,公争降初扎西二人喝了几口,连声道谢之后又继续赶路。骄阳似火,加上走得很快,公争降初扎西的额头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对记者说,“大家都很友好、热情,支持我们的工作,很多人还因此和我成为了好朋友。每次想到自己做的事情还是很有意义,我就充满了前行的力量。”

在瓦厂镇泸亚超市,店主夫妻二人正忙个不停,临近年关,前来购置年货的村民络绎不绝。“老板您好,祝您生意兴隆,我是经济普查员公争降初扎西,这是我的普查证,可以占用您一点时间配合我们一下吗?”公争降初扎西表明来意后,老板见缝插针挤出时间,对询问的问题有问必答,还找出了一沓进货单。“我们是自家经营,从95年就开始在这里做生意了。近年来咱们木里县的变化太大,快递点变多了,柏油路修好了,人流量增加了,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啦。”

夕阳暮云下,公争降初扎西颀长的影子仿佛闪耀着光芒。

一以贯之  专业严谨
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

入户结束,但工作并没有结束。

公争降初扎西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县统计局办公室时,已经晚上7点左右。来不及吃晚饭,他将白天收集的资料在桌子上认真整理,然后分门别类地放进对应的文件盒里。
偌大的办公室,只有次尔央宗一个女孩子在,她说,其他同事也都去下乡了。“今天收获怎么样啊?扎西。”“挺好的,他们填的越来越规范,大家也很配合。”

打开电脑,扎西登录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统一应用平台,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里,数据汇总、查询分析、审核验收等界面映入眼帘,非一套表、一套表、投入产出分得很细致。“虽然一开始我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但是我作为年轻人要多学习。”公争降初扎西是第一次参加经济普查,为了能胜任这项工作,他做了大量的准备,阅读相关资料、钻研业务知识、熟悉操作流程、虚心向前辈请教经验,加班、熬夜更是家常便饭。每次入户清查前,他都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提前熟悉普查范围内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整理好资料之后,公争降初扎西又马不停蹄拿起电话开始对接第二天的工作,“您好,我是县政府经济普查办公室的公争降初扎西,我们明天要到你们镇上指导五经普数据填报和入户登记,麻烦通知一下你们镇上的普查员一起,对的对的,我们这边8点左右出发,谢谢。”

此时,窗外已经漆黑一片,扎西脱下了陪伴自己一整天的蓝色马甲。他挥着手与次尔央宗告别:“再见,明天也要继续加油。”事实上,扎西只是千千万万奋战在经济普查工作一线工作人员的缩影。但让他尤为骄傲的是,走过的10多个乡镇、400余户普查对象和上千公里道路都见证着自己的收获与成长,一项项数据亦见证着木里县、凉山州在飞速发展中展现的翻天覆地变化……

策划 |张药滟

记者 | 王梓菡 杨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