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名县 看文旅】四川古蔺:赤水河畔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2024-03-21 17:02: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天府旅游名县创建进行时!3月20—21日,近30家中央驻川、省、市主流媒体、行业媒体的记者们一同走进了川南重镇──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对该县近年来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开展了实地调研和采访。行程中,古蔺县愈发丰富的旅游产品、成效凸显的富民举措、显著提升的公共服务都让大家印象深刻。

记者从古蔺县宣传部获悉,近年来,古蔺县坚持实施“生态立县、酒业强县、农旅富民”三大战略,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抓手,着力推进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以及旅游成果全民共享,以旅游业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8EECF826-1531-4BB1-A992-33740C1E2C0C

全域旅游迈向纵深

近年来,古蔺县始终坚持以“旅游产业化、产业旅游化”为发展方向,立足“红色、绿色、金色”三色资源,“景点全域化、全域景区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古蔺县创新“景区管委会+公司”模式,连片打造“三大旅游功能区”。其中,依托郎酒品牌效益和郎酒庄园吸引力,打造以太平古镇和郎酒庄园为核心的东部文化体验区;依托“中国天然氧吧”“避暑天堂”品牌优势,打造以黄荆老林为核心的北部康养度假区;依托马嘶建新茶、观文千鸟湖等农业和生态资源,打造以双沙画里乡村为核心的西部乡村休闲旅游区,不断增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立足红色、酱酒、生态、民俗、盐运等文化特色,古蔺县大力实施“旅游+”“+旅游”旅游产业体系培育行动,先后培育出酒庄酒镇、红色街区、休闲农场等消费新场景,打造红色研学、非遗体验、精品民宿等消费新业态,开发定制珍藏酒、文创纪念品、特色伴手礼和“蔺酒 +蔺菜+蔺茶”等消费新产品,推出生态旅游、研学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酱酒体验游、乡村休闲游等精品路线6 条。

在重大文旅项目方面,古蔺县加快推动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古蔺教学点、14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太平古镇快速通道等18 个红色文化传承带项目建成,谋划实施马洱茶文化、宏享天伦研学实践基地、中酒庄园、力酱庄园等总投资近200亿元的重大文旅项目,为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古蔺县还聚焦核心IP,精心举办箭竹苗家风情节、大寨宝佤踩山节等“十大文旅节事活动”,聚焦酒文化开展“端午制曲”“重阳下沙”等传统活动,让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得到显著增强。

FCDD1EC6-A410-40C1-82A0-42E64E2BD2E8

公共服务显著提升

近年来,古蔺县大力实施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大大提升了各地游客的旅游体验。

在此过程中,该县构建以县城旅游集散中心为枢纽、城乡旅游专线为动脉、景区互通工程为支撑的“快旅慢游”立体交通网络,建成游客集散中心1.5万平方米、咨询服务点6 处、城市绿道20公里;高标准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大数据中心,开发“一码游古蔺”微信小程序,为游客提供“一部手机游古蔺”服务;推出景区一票通、“酒店+ 景区门票”等快捷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旅游预定服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古蔺县把“厕所革命”作为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的一大重点,以“小厕所、大民生”的理念全力提升游客与群众如厕的便捷和舒适。

自“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古蔺县持续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生态化、标准化的要求,不但全力推动景区“厕所革命”,还明确将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让“厕所革命”从核心景区逐步扩展到全县乡村旅游点。

2022年以来,古蔺县开始对公厕开展升级改造工作,开展外观风貌塑造、更换老旧设施,还在增设的母婴室内配套了婴儿护理台、儿童安全座椅、安全扶手、挂衣钩、呼救器等。同时,农村厕所的改造工程也如火如荼,污水管网将厕所排污、厨房污水等生活污水统一进行综合处理,无公害厕所也成为一大亮点。

截止2023年底,古蔺县共安装5台智慧公厕,改(扩)建旅游厕所57座;完成户厕改造11476户,公厕改造79 座,惠及21个乡镇(街道)91个村,不仅大大提升了游客体验,还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2024年,古蔺县还计划投入奖补资金500余万元,继续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建设项目,预计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600户,新(改)建农村公共厕所8座。

DA8601EE-550E-4159-85B7-612C61DA71EA

旅游富民成效喜人

长期以来,古蔺县始终将乡村旅游作为全县旅游发展的重点之一,与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共同构成了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形态。

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古蔺县创新开展“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创意农业、采摘观赏、度假旅游的复合型乡村体验游,在全县范围内建设烤烟、牡丹、脆红李、甜橙、猕猴桃等特色农业种植园,打造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采摘体验区,大大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

以景区景点为依托,该县鼓励周边农户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等业态。这一举措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推动了景区与乡村的互动发展。通过积极推行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民、住房变店铺、上山变上班的“四变”模式,景区周边群众户均增收达3.2万余元。

为大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打响古蔺乡村旅游品牌,该县持续策划推出乡村旅游节事活动,成功举办双沙画里乡村菜花节、茅溪杨梅节、马嘶茶文化节、马蹄甜橙采摘节等,乡村休闲游精品路线的推出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为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古蔺县大力实施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工作,先后完成双沙、大寨、茅溪等区域的乡村旅游景区(点)打造;同时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新业态的扶持力度,乡村酒店/农家乐/ 乡村民宿得到长足发展,极大提升了当地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下一步,古蔺县将依托特色农业,打造一批田园度假、生态康养、农事体验新场景;创新“农业+休闲+研学”发展模式,打造太平 —二郎农旅融合园区展示体验中心、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大力支持双沙坝子、大寨坝子、三道水、马嘶、马蹄、皇华、大村、东新等重点乡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与此同时,该县还将不断拓展和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让更多村民分享到乡村旅游大发展的红利,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