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记者从全省水文工作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将聚焦构建现代化水文站网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信息服务体系、运行管理体系等重点任务,加快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力争到2030年,基本建成完善的现代水文站网体系。
据了解,去年,我省水文基础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经过全力攻坚,全年完成新建、改建水文监测站点700多个,高标准建设德阳、广元、遂宁等12处水质实验室,配置无人机、无人船测流系统等先进的水文巡测与应急技术装备940余台(套),全面提升水文应急测报技术能力。同时,水文监测预报能力大幅提升,全省水文系统运行管理水文(位)站1023个,所有水文(位)站、60%以上雨量站实现了无线公网和北斗卫星双信道通信,水文实时监测信息5分钟到报率达95%以上。
水文是水旱灾害防御的“侦察兵”,如何持续建立完善的现代水文站网体系,进一步筑牢水旱灾害防线?今年,我省将加快推进“三道防线”建设。目前,第一道防线测雨雷达建设差距明显,第二道、第三道防线雨量站、水文(位)站总体还存在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今年我们将加快3部测雨雷达组网建设,推进我省18部测雨雷达建设前期工作。”四川省水文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同时,我省还将持续建立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为抵御水旱灾害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接下来,我省水文系统将以创新驱动为抓手,加快形成水文新质生产力,到2025年,水文基础测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实现水位、雨量、蒸发等水文要素全面实现自动监测,流量、泥沙等自动化监测覆盖70%以上。到2030年,基本建成完善的现代水文站网体系,基本实现水文全要素、全量程自动在线监测和可视化监测,全省基本实现水文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