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四川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治责任。在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联合雅安市人民政府举行的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周活动中,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跟随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生态修复主题采访团,探访该地以矿山生态修复为基础,以域内特色文化为依托,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焕发出的新生机。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暮春时节,微风浮动,雅安市宝兴县司法矿──梦发矿项目修复现场,新生的青草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生机盎然。
雅安宝兴,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国宝大熊猫就是从雅安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雅安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熊猫故乡。2017年,地跨川陕甘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正式启动,雅安全市39.45%的面积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宝兴、天全、芦山、荥经和石棉5个县,面积5936平方公里,占全国大熊猫国家公园的27%,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中面积最大、占比最高、山系最全的市。
与此同时,域内大量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在早期粗放式开采利用模式下,造成大熊猫栖息地受损,矿区地质灾害发育,水源涵养功能下降、森林植被破坏等突出生态问题,矿山生态系统难以实现自然正向演替,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司法矿-梦发矿位于宝兴县城以北约17公里,开发于上世纪8、90年代,以开采大理石为主,经20多年发展企业转型,矿山逐渐废弃,如今这里存在着土地损毁、地灾隐患、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等问题。”四川省第一地质大队岩土工程公司设计所所长刘桃介绍,因此司法矿-梦发矿生态修复工程包含土地损毁综合治理工程、矿山地质安全隐患治理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水环境质量提升工程)、植被恢复工程及后期规划工程。
记者在现场看到,挖掘机正在清理矿石废渣,修建拦水阶梯堤坝。“陡峭的山谷、大量的废矿物源遇到暴雨极易爆发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对大熊猫生存环境及下游居民造成严重威胁。”刘桃介绍到,矿山修复不是简单平整和复绿,而是以河段生态系统为基础单元,科学配置修复措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并对整个流域的水土流失生态问题进行系统考虑、综合治理。
同时,通过覆土绿化、客土喷播和自然恢复三种手段,矿山复绿已初具规模。一米多高的小树苗是桂花树和桤木,“这是我们考察过后选取的树种,都是当地品种,在复绿的同时也避免外来植物入侵的风险。”刘桃透露,通过实施司法矿-梦发矿“土地+”工程,将修复后土地性质转化获得耕果林地,助力西河有机农林产业发展轴建设,后期规划种植黄柏、核桃等中药材农产品,发展中药材林下经济。
“大熊猫国家公园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雅安结合项目区从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一般控制区-周缘区‘过渡区位因素,坚持自然保护优先、人工恢复为辅的方针,科学配置保护和修复、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增强各项举措的互动协作,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雅安市地灾防治与生态修复科科长张科表示,随着这些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修复项目的推进,打通了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廊道,拓宽了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在雅安绝迹多年的豹猫、棕背田鸡、红腹锦鸡等大熊猫伴生动物相继重现山林,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改善。
据悉,到2024年底,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实施,将恢复大熊猫栖息地及生态廊道8.03平方公里,连通恢复大熊猫生态廊道2条、有效促进野生大熊猫局域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提升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珍稀动植物的生境质量,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改善矿区及周边人居环境及6500多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