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第一、价值挖掘、活化利用,四川这样推动文物工作乘势而进

2024-05-07 09:2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5月6日,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成都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文物工作坚持保护第一、突出价值挖掘、注重活化利用,推动全省文物工作乘势而进。

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我省文物工作坚持保护第一,工作格局不断优化,抓系统保护,出台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系统推进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四川段)重点保护项目,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推动将文物安全纳入对市 (州)党委政府考核体系。同时,抓法治保护,颁布实施 《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推动川渝石窟保护立法。

在突出价值挖掘,不断深入考古研究方面,我省坚持多点突破,开展六江流域考古调查,推进重要遗址考古发掘,皮洛、濛溪河、桃花河等旧石器遗址和三星堆、城坝、罗家坝等巴蜀文化遗址考古惊喜不断,3个遗址项目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3个遗址项目纳入 “考古中国”研究项目。同时联合陕甘渝启动 “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项目,联动重庆市建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保护研究合力持续加强。

在注重活化利用方面,四川加强遗址保护利用,5处遗址入选 “十四五”时期大遗址保护名单,新增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星堆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成都自然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宜宾市博物院、罗家坝遗址博物馆等相继建成,四川博物院新馆、江口沉银博物馆、中国白酒博物馆等建设有序推动,全省博物馆达到453家。

据介绍,下一步,我省还将坚持保护第一,进一步严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制度体系,守护好宝贵文化遗产;围绕“古蜀文明保护传承”等重大项目,聚焦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等重大问题,深化考古研究,传承巴蜀文脉;坚持让文物活起来,优化博物馆体系,不断推出中国风巴蜀韵文物精品展览,赋彩人民美好生活。此外,还将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持续改善革命文物保存状况,不断提升展示水平,赓续红色血脉。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