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康定市:积极构建文旅融合新模式 打造全域旅游 “康定样板”

2024-05-10 14:2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年来,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紧扣融合、发展、赋能三主题,围绕“贡嘎山下、大渡河畔、古道深处、情歌声中”这一独特文旅资源,打造“乡村景区化”产业集群,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形成文旅全产业链,并将文化旅游发展与建设、交通、林业等相关规划相融合,实现多规合一,进一步增强全域旅游发展的统一性、规范性、协调性,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今年五一假期,我们民宿生意非常火爆,村上所有房间都预定满了,供不应求。”在距离情歌发源地木格措景区最近的王母村,民宿老板任雪燕对生意的火爆十分高兴。

据了解,康定大力支持民宿体验产业发展。该市针对民宿业投入资金3.4亿元,民宿客栈1444家,近三年增长263家。打造博卡拉智慧庄园、诺日同“圣洁甘孜”星级民宿8家,贡嘎宗、那木萨高端民宿20家,中端民宿72家,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新增离垢·河汤等高端民宿8个。

王母村是康定市重点打造的旅游民宿接待村之一。该村以“康定溜溜调”为主题进行整体规划,将浓浓的情歌风情、雪山特色融入村子建设,白色简约的房屋,青砖石瓦的农家庭院,辅以极具康定特色的雕塑、墙面画等元素,让王母村摇身一变,成为大气美观的情歌旅宿村。

借助浙江省对口支援援建春风,该村将民宿产业、特色餐饮产业、复合式生态产业、乡村文旅产业、乡村电商品牌产业等融合发展,“文旅+”赋能全域全季旅游,实现了情歌旅宿村的华丽转型。

“目前,全村经营民宿的农户有48家,去年一年全村的旅游接待收入达800多万元,旅游业成了这个村的支柱产业。”王母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除王母村外,康定还成就了一批“风景”变成“产业”的故事。其中,康定塔公镇塔公村“生态旅游+特色高原餐饮+民俗文化体验+畜牧产品销售”的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当地由参观游览传统景区转变为以餐饮、休闲、运动、购物等为主的度假消费体验空间。木雅圣地所在的呷巴乡“上靠木雅圣地景区、下建产业综合基地、中间连片绿色产业,环线旅游全域覆盖”的发展思路,与新都桥镇、甲根坝镇实现“组团式”发展,让更多的游客驻足停留。

交通是旅游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康定立足大旅游、大景区、大交通、大环线建设,康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力度。2022年5月20日,国道318线康定市过境段公路通车。这条穿越康定的“过境新干线”一举实现从折多山经阿里布果山穿郭达山到跑马山环康定城”全桥隧行驶。

“7分钟飚拢东关,以前不堵车也得20分钟,真是方便快捷!”康定市雅拉乡二道桥村支部书记沙国庆难掩一脸的兴奋地介绍,未来还将与国道4218康新高速公路过境段组成“高速国道过境双通道。此外,川藏铁路、康新高速正在加快建设……让喜爱沿途风景、向往美好慢生活的游客又多了一重期待,内外部快进慢游的立体旅游交通体系正逐步成型。未来将彻底破解康定道路交通瓶颈,为文旅高质量发展增添“交通+”新动能。

“川西一直是我们自驾游的首选目的地。”近日,在康定大渡河畔姑咱镇若吉村的游客张华洋微笑着说,“已经是第二次来这里,大渡河的风景很好,交通越来越便利,民宿也很有特色,能吃到地道涉藏地区特色菜肴,很适合和朋友过来一起玩!”

据悉,为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康定市还在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上做深做细文章。建成阿里布果城市绿道、溜溜城、炉巷、折多山旅游综合服务站、康定电商物流集配中心等基础设施,实施旅游“厕所革命”和旅游导视系统建设,率先在全州实现“一部手机游”。

2023年全年,康定市接待旅游人数共 1194.39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35.26%,同比2022年增长 31.3%;旅游总收入131.95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35.85%,同比2022年增长16.79% 。

下一步,康定将继续以“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为依托,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紧紧围绕“贡嘎山下、大渡河畔、古道深处、情歌声中”独特文旅资源,加快构建“一城二副六片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以“全域规划”为引领、以“全域景区”为支撑、以“全员服务”为保障、以“全域营销”为媒介,全方位地加快景区开发,完善产品体系,丰富文旅业态,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康定样板”。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