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乐舞和合之声 川渝地区首个乐舞主题展览来了|博物馆里看双圈③

2024-05-21 08:59: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爱唱歌、爱跳舞的你,是否好奇过巴蜀先民是如何享受音乐和舞蹈的?其实,古往今来,黄钟大吕、鼓乐笙歌,世代相传于川渝大地。勤劳聪慧的巴蜀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乐舞文化,也留下了丰厚珍贵的乐舞文物,成为中国古代乐舞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5月18日,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在四川广安举行。为配合本次主会场活动,广安市博物馆联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还举办了临时展览“乐在山水 同声共舞──川渝地区乐舞文物展”,展览展出了来自川渝36家文博单位的文物14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件,珍贵文物占比达44%,部分展品为首次展出。

“这是川渝地区首个乐舞主题的展览。”广安博物馆陈展部部长王浩辉介绍,展览分为《金石古乐──先秦时期的祀戎礼乐》《乐舞百戏──汉朝时期的乐天俗乐》《伎乐芳华──唐宋时期的交响燕乐》《多彩戏曲──清朝时期的百态曲乐》四大单元,梳理展示了川渝两地各个历史时期乐舞发展脉络和重要特征,体现了巴蜀乐舞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为何选择“乐舞”作为此次川渝协作办展的主题?王浩辉解释,在古代,乐舞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载体,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乐舞文化常注重对“和合理念”的传递和表达。“我们也想通过此次展览,展现乐舞的和合之声,体现出川渝地区乃至中国繁荣发展、和谐共生的社会现状。”

铜铃、石磬、乐舞百戏俑、琵琶、筚篥、箜篌、皮影戏、清音、竹琴……漫步展厅,古乐入耳,文物众多,但每一件都值得细细品味。例如,来自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铜铃小巧精致,跨越数千年也依旧能作响。来自巴中市巴州区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陶抚琴俑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来自重庆市沙坪坝博物馆的木雕六边形花窗,雕刻细致,“这件出土于清代的木雕,在雕刻元素上保留了西方乐器留声机的形象。这也说明当时西方与巴蜀地区在音乐上产生了一定的交流融合。”王浩辉说道。

另外,展厅内还融入了多处互动体验项目,在二十四伎乐场景内可以体验到古琴、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的魅力。据介绍,该展览将从5月18日对民众免费开放至8月25日。

想要先睹为快?这份探展VLOG等你来看!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