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预防和减缓老年痴呆的发生,促进健康老龄化,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推动基层社区老年痴呆防治促进工作体系化、精准化、可持续化,日前,桂溪街道数字化赋能认知障碍服务活动于桂溪街道老年大学顺利开展,采用全新数字化工具覆盖老年痴呆症(认知障碍)的认知障碍宣传教育、风险筛查、早期干预、资源链接和转介服务等环节,夯实认知症“线上线下”双驱动的社区服务模式。
活动现场,邀请资深健康管理师对认知障碍进行科普讲解,通过专注力、发散思维、记忆力和手指操多维认知锻炼,让老人们感受到认知功能健康对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唤起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关注。
据了解,桂溪街道作为成都市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依据居民需求和辖区特色积极探索建设数字化认知障碍服务体系。在线下形成以宣传教育、风险筛查、早期干预、资源链接和转介服务为核心的认知障碍全流程服务模式,线上以数字化手段拓展认知障碍服务覆盖面,持续赋能线下认知障碍服务体系,认知友好智慧数据平台与“桂溪记忆通”小程序作为两大助力让社区老年认知障碍“宣教-筛查-干预”全流程服务都变得更加高效客观、可记录,可测量。
桂溪街道认知友好智慧数据平台基于社区内65岁以上居民筛查进度实时更新筛查数据,并进行多维度分析,创新数字化脑健康风险筛查模式,为辖区内有需求的居民开展个性化干预训练、认知障碍照护、分级转诊服务提供精准参考。
“桂溪记忆通”小程序将认知科普宣传、志愿者赋能培育、资源链接和转介服务融为一体内置“脑健康大使”模块提供丰富的认知障碍科普音视频及权威文章,从多角度助力提升大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关注与了解。同时“记忆门诊、便民生活圈”等多种服务模块,便于居民进行数字化G3筛查(博斯腾三分钟游戏化认知风险快速筛查工具)和游戏化认知训练,让老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脑健康自我筛查和训练。
活动现场,来自老年大学的黄阿姨十分关注大脑健康,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拿起手机成为脑健康大使,积极学习手指操,“我现在才60多(岁)感觉总是忘事,但是我老父亲90多(岁)感觉脑壳还是很灵光,算数都不成问题,但是父亲眼睛不太好。我现在(在手机上)学了还可以平常带父亲一起多动脑!”通过数字化方式提升社区多年龄段群体对认知障碍的关注,带动身边老人和家庭成员庭及时预防。
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老年大学李校长表示:“学校的学员十分积极关心大脑健康,我们鼓励更多学员参与认知障碍学习和科普行动中来。老年大学将乘认知障碍服务数字化之势,不断丰富终身教育学习资源,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发挥好桥梁作用,全面推动老年大学成为认知障碍数字化服务的新起点、新阵地!”
桂溪街道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过程中创新社区认知障碍服务体系,以“一慧一通”为抓手打造线上线下双驱动认知障碍服务模式,有效缓解传统方式下认知科普覆盖范围小、筛查门槛高、干预训练难持续的现实痛点。未来将不断丰富和完善认知障碍数字化服务模式,联动多方资源共同打造数字化认知障碍友好企业,共同夯实老年认知障碍知识宣传、筛查、干预、转诊等全流程管理模式,让数字科技成为守护老人的晚年幸福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