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穿越丰茂的树林,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就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安岳八庙卧佛旅游区。在长约1公里的卧佛沟两侧崖壁上,存留着大量刻凿于盛唐时期的摩崖石刻造像和石刻佛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游客。而与之行车距离约40余公里的重庆市大足区,也有着一张共同的“名片”。
因石窟而兴、与石窟共荣。千年的石刻艺术,如何再续光华,更好地延续其文化根脉?
6月5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报道组走进资阳市安岳县,探寻两地文旅融合发展,让“老”景区焕发“新”活力的答案。
2020年7月10日,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明确“支持资阳与大足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目前,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是成渝地区十大合作平台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的功能平台。
自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来,两地共推的川渝石窟寺保护传承与科技创新项目等3个项目列入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清单,累计完成投资76.1亿元。大足石刻文创园区加快建设,川渝雕刻共享产业园引进12家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36名,形成初步规模;成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安岳石窟研究院,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推进川渝地区石窟岩体裂隙渗流病害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科研项目30项;共同举办“成渝地·巴蜀情”系列活动等主题活动30余场……
“为了两地沿线居民出行、游客互访,我们现在跟大足已开通2条跨省互通的公交线路,目前进入常态化运营。”安岳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唐文军告诉记者,去年10月,重庆大足中敖至四川资阳安岳何家湾的川渝22路公交正式开通,这也是两地推动开通的第二条跨省公交线路,全程票价仅需3元,示范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加快成形。
不仅是交通互通,在项目建设方面,目前已完成川渝石窟寺保护传承与科技创新项目4个,正在加快建设千佛寨石窟抢险加固保护工程。石刻文创园区项目已在安岳经开区挂牌,鸿星尔克、朗特、利兴等8家文旅装备企业入驻园区并投入生产,并与苏州玖隆、泉州朋晖2家文旅装备企业达成投资协议。巴蜀雅楠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项目高坪镇、两板桥镇已完成景区初步建设规划编制与设计;资阳文旅集团、大足文旅集团及安岳中安集团三家国有企业已就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建设达成一致意见;“安柠石光”巴蜀文化体验区项目已基本完成玉带村驿站、龙中路驿站、柠檬王树文化馆建设,正在推进龙中路沿线绿化补植和沿线点位导视系统安装。
除此之外,依托大足区高坪镇和安岳县两板桥镇楠木林资源,两地联合打造巴蜀雅楠原始林生态旅游区,文旅项目合作取得实质进展。资大文旅纪录片《镌刻千年的巴蜀印记》从全国1513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了“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大会”专题纪实类好作品奖。
“另外我们和大足在文旅展演上也是互送节目,在一些旅游景区线路游客的推广上,我们也在很密切的进行合作和交流。”唐文军说,下一步两地还计划实行一票通用,目前正在洽谈,中。
四川新传媒集团特别报道组记者 王梓菡 吕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