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在第17个国际档案日宣传周期间,省档案馆举办第十一届公众开放日活动,以“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为主题,普及档案知识、传播档案文化,邀请国家档案局办公室,社会公众,中国档案报及四川主要媒体记者等代表走进档案馆,参与档案法宣传、展览展示、文创发布、公众互动和教育研学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体验档案文化焕发的时代活力。
携手同行 学法守法
省档案馆馆长喻在岗,副馆长张辉华、林红、王学群,一级巡视员蒋希霖出席了档案法实施条例宣传活动,面对面地向公众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发放宣传资料和解读材料,观看省档案馆制作的宣传视频,有效提高了公众对档案法的认识。
溯源历史 探访文明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走进“四川馆藏精品档案”展厅,开启时空隧道之门,走进四川历史文明的长河,一起探寻中华文明的四川密码。公众们沉浸在一份份档案、图片、影像构筑的四川记忆中,品读档案对话古今,在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里,感悟档案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匠心修复 守护历史
在档案修裱室,身着白大褂的档案保护工作者,向公众讲述了档案保护知识,然后化身专业的“医生”为“身染疾病”的档案开始了修复“手术”,喷水、展平、托裱、上墙...... 在工作人员手下,一件件破损的档案得到精心修复,让承载了重要信息的档案得以继续传承下去。公众们对工作人员精湛的技艺佩服不已,体会到档案保护是一项从时间“手”中“抢救”历史的技术,彰显了档案工作传承文明、守护历史的工匠精神。
融合创新 体验互动
省档案馆连续三年精心策划“百千万”系列宣传活动,今年围绕“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主题,联动全省档案馆开展“百馆文创·千人读档·万档思政”系列宣传活动。在开放日当天,举行了“百馆文创·千人读档·万档思政”分享体验活动,吸引社会公众报名参加。
《如果档案会说话》诗朗诵拉开了活动序幕,带领公众走入“江河奔腾 红色浪潮”长江黄河流域 22家省级档案馆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宣传活动场景,探寻档案中的新中国故事。“百馆文创”环节,发布了今年档案文创新作品“马上飞递”“兰台华章”,宣读了全省 115个档案馆以新质文创力推动档案文化传承与发展倡议书。“千人读档”环节,2023年“十佳读档视频”获奖者、“麻辣社区”粉丝代表上台读档,分别讲述了著名水力机械专家杜同、革命烈士王孝和的档案故事。“万档思政”环节,省档案馆思政队展演了以馆藏张露萍档案创作的《七月榴花更自红》档案思政课程,推动红色档案资源创造性转化为思政课生动教材。
活动还专设互动体验区,公众们兴致盎然地参加了“兰台华章”集章、档案IP形象“档小江”“档小河”雕版印刷体验、档案文创有奖游戏等,将档案文化带回家,活动在互动热烈的档案文化体验中落下帷幕。
公开招募 资源共建
开放日当天,省档案馆还向社会发出一份征集函,征集反映四川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对国家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尤其是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以及记录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历史的档案资料。邀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成为共建档案资源库的支持者、构建四川记忆的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