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网络文学、共促影视产业发展,成都有底气!

2024-06-14 09:4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13日,2024“文学让生活更美好”──第五届“金熊猫”网络文学奖颁奖活动在成都举行。现场对由322部作品里脱颖而出的17部获奖作品颁奖,其中,《我为中华修古籍》获第五届“金熊猫”网络文学奖长篇单元金奖,《水安息》获中短篇单元金奖,《橙子大侠历险记之穿越成都三千年》获“文化传承 烟火成都”主题创作单元金奖。此外,《我们这十年》、《时光织锦店》、《春棠欲醉》等作品分获最具时代精神奖、最具创意价值奖和最具潜力IP奖等奖项。

成都网络文学根基深厚
文创产业发展强劲

文学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化成都的万千气象。

作家 高玉宝

中短篇单元的金奖获得者高玉宝已经有三十年的创作经历,这是他第二次来成都,“每次来都能感受到成都的宽容、宽厚、宽广。”高玉宝认为,网络文学作家和传统文学作家一样都是作家,而网络文学和严肃文学也没有特别的界限,只是发表媒介不同而已,但作为作家考虑的大问题其实都是一样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特聘教授吕峥

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特聘教授吕峥看来,成都如今文学活动众多,文化土壤深厚,例如现在的科幻文学非常发达。作家、三星堆文化推广大使刘锦孜则认为,成都不仅是美食之都,更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成都人对文学的热情也很强烈,文化发展是肉眼可见的蓬勃向上,“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块很好的创作土壤。”

作家、三星堆文化推广大使刘锦孜

据悉,成都的网络文学根基深厚,成都对于网络文学的大力扶持也由来已久。早在2019年,第五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暨首届四川网络文学周就已在成都召开,并决定在成都打造西部地区首个网络文学产业园。同年,“文墨蓉城·悦游天府”全国知名网络文学平台成都宣传寻访活动也圆满举行,多名全国知名网文平台负责人和成都网络文学联盟作家与会。

“金熊猫”网络文学奖的蒸蒸日上,仅仅是成都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成果之一。成都2023年文创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355.9亿元,增长17.2%;增加值2574.94亿元,增长13.9%,占全市GDP比重11.65%,较上年提高0.79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成都还发布了全国首个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突出以网络文学为首的七大重点领域,形成“双核多级两带”的数字文创产业布局,年产值上亿元的文创企业超500家。

如何将网络文学IP更好转化为影视?
成都市孵化影视企业近2000家

在颁奖仪式后,第五届“金熊猫”网络文学奖主题分享论坛正式开启。成都影视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岑萃分享了《电影、电视剧、短剧为什么都爱选在成都拍》,首届“金熊猫”网络文学奖(长篇单元)金奖得主月斜影清则带来《如何完成网络文学全产业链条孵化》的主题分享。现场嘉宾不仅感受到了成都浓厚而绵长的文学氛围,对如何将网络文学IP转化为影视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近年来,成都高度重视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据统计,成都市目前有影视企业接近2000家,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相继涌现出《哪吒之魔童降世》《十万个冷笑话》等一批现象级文创IP和《故乡,别来无恙》《再见,李可乐》等优秀作品,2023年全年超50个影视作品剧组来蓉取景拍摄,大大提升了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同时孵化出一大批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剪辑等专业人才,为网络文学的进一步孵化提供了强劲支撑。

成都八角沃克公司相关负责人 杨琼

成都八角沃克公司是成都最早一批做微短剧的机构,其相关负责人杨琼表示,成都本身非常适合短剧发展,“拥有几乎所有适合短剧的元素场景”。他们也很早就在经营网络文学作家的短剧剧本,并出了好几款爆款短剧,如今基本是以每月五部的进度在产出。她还称,公司的核心逻辑目前全部使用网络文学的核心逻辑,在所运营的景区内也采用网络文学式的直白有趣的语言风格,各种业态也可以变成短剧的拍摄地,更好地为网络文学孵化为影视短剧赋能。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