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14日,《“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政策吹风会举行。会上,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伍修强介绍,四川是全国再生稻生产第一大省,蓄留面积550万亩左右,有收面积489.6万亩,平均亩产131.2公斤,产量12.8亿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8%。
伍修强说,近期,我省按照“扩面积、提单产、增总产”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到2025年,全省再生稻有收面积达到520万亩,平均亩产150公斤;到2030年,有收面积达到550万亩,平均亩产200公斤以上”的发展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四川主要考虑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做好科学规划布局。我省将综合考虑各地海拔、纬度、活动积温、种植制度等因素,在确保再生稻安全齐穗保证率不低于70%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规划,巩固优势区,扩大适宜区,拓展潜力区,稳步增加蓄留面积,提高蓄留质量。
第二,做好专用品种选育。我省将加强育种攻关,制定再生稻品种审定标准,组织开展品种区试试验和生产示范,加大现有品种筛选力度,力争通过3—5年时间,培育筛选头季稳产高产、米质优、再生能力强且适宜不同区域布局的专用品种5个以上。
第三,做好配套技术集成。四川将以头季稻机收减损为突破口,开展机插机收中稻再生稻配套技术研究,从品种类型、机具改造、预留作业通道、留桩高度等方面解决头季稻机收蓄留再生稻技术瓶颈问题,逐步实现耕种管收等主要环节机械化。同时,加快创新完善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体系,集成推广再生稻配套栽培技术,为再生稻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 实习记者 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