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报告会走进西南民族大学开讲

2024-06-19 16:5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18日,“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报告会走进西南民族大学开讲。现场,鲍卫忠的同事、亲人们悲痛深情怀念,讲述他的故事、追忆他的精神。

5D1C6900-5A8A-4651-B831-CD416EAB7D0B

“鲍卫忠是一位有着15年党龄的佤族共产党员,他从法院最基础的岗位开始干起,这一干就是24年。”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吕丹介绍,工作中,鲍卫忠总能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去考虑,去到被执行人家里,只要路途不远,他就不开警车或者把警车停得很远。“因为他担心让村民看到了会给当事人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我们的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心结没有解开,案件就不能真正的了结,鲍卫忠将心比心把司法的温度传递出来,被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佤山百姓的贴心人,心连心的好兄弟。”

“尼茸”是鲍卫忠的佤名,也是妻子周红对他的爱称。“在家里,尼茸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电话一个接着一个。面对当事人的询问,他总是不厌其烦的解释劝说,从没见他发过火或者说过重话,他就是这样,来了电话一定接,看到信息一定回,当事人随时都可以找到他。”报告会上,周红哽咽地回忆着与她一起生活了20多年丈夫的点点滴滴,尼茸走后,组织和社会各界给了我们一家无尽的关怀和温暖,也给了我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C51D283B-6B31-4A43-A525-E30E98718EB4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白龙在看了鲍卫忠事迹报告会后,他认为,“我们办理的不仅是案件,更是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鲍卫忠同志用铮铮誓言和实际行动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落到了实处,我将汲取榜样力量,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有高度、有温度的做好与立德树人有关的每一件事。

“鲍卫忠同志践行‘司法为民’的模范事迹为我们教育引导法学院师生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提供了鲜活案例和生动教材。”白龙表示,最好的纪念是继承,我们的很多学生来自边疆民族地区,未来也将回到那里工作,鲍卫忠同志的精神品质和职业操守为他们树立了榜样,坚定了他们立志从法、扎根民族地区基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社会和人民的决心。

商学院市场营销2101班张光蕾表示,执法如山,一心为民,鲍卫忠同志扎根边疆基层法院24年,始终奋斗在执法办案、服务群众最前沿,阿佤山村的村民亲切称他为“佤山百姓的贴心人、心连心的好兄弟”。今天现场聆听了鲍卫忠同志的事迹分享,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更深刻的理解到“为同学做实事”的意义,更切身的领会“为广大青年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应脚踏实地的工作出发点。以鲍卫忠同志为行动标杆,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学生干部工作中,面对矛盾和挑战时,我们都应该有不怕“钉子案”、敢啃“骨头案”的决心,不推诿、敢承担。

150EB088-0CE2-4AD9-8539-15787C84F88D

新闻多一点》》》

鲍卫忠,男,佤族,1976年6月生,中共党员,云南沧源人,生前系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2021年10月,鲍卫忠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他长期扎根我国西南边陲,对党忠诚、公正司法,为民族地区繁荣稳定贡献法治力量;他始终珍视民族团结,深入村寨普法释法,依法保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佤山法治“老黄牛”;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政治本色。2023年12月,中央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