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①丨畅通“供”与“需”  绵阳带动区域内重点应用企业实现经济增量近200亿元

2024-06-25 10:3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从彼此认识到达成意向合作,用时不足1天时间。”6月25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绵阳市制造业“智改数转”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绵阳市政府副市长邓辉以一场快速敲定的“智改数转”合作案例,介绍了绵阳市如何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

邓辉说,能做到快速敲定合作,是因为绵阳畅通“供”与“需”。

5月11日,绵阳举行制造业“智改数转”供需对接路演活动,吸引了500余名“智改数转”企业、数字化服务商、金融机构代表参加,推介“智改数转”相关服务方案。当天除了鸿凯双泰与摩尔元素,还有创明新能源、华岭光子等50余家企业与西门子、华为等达成合作意向。

在供需对接方面,绵阳还对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全覆盖宣传发动、专题培训和免费诊断,特别是政府“买单”聘请专业机构,市县联动为企业实施深度诊断,帮助全市1419户规上企业对“智改数转”有充分认识,在“需求端”做好准备。

在“供给端”,绵阳一方面引进海康威视等数字化服务商20家,提供“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推动长虹、九洲等本土龙头企业成立服务商联盟,聚合14家数字化服务企业,为市内外近3000家供应链企业提供互联互通的“个性化”服务。

同时,绵阳还建设了以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为基础的“智改数转”赋能中心、绵阳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已汇聚服务商85家、上线应用200余个,带动区域内重点应用企业实现经济增量近200亿元。

“‘智改数转’是一场持久战,企业有需求,服务商有方案,政府就要摸清需求、建好平台、完善政策,让企业和服务商实现有效对接,然后通过市场行为,推动‘智改数转’的持续开展。”邓辉介绍。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 实习记者 何洁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