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伶俐:建议健全完善高标准农田建管机制|全面深化改革看四川⑥

2024-09-21 21:3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2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决定》。

在这次全会的分组讨论会上,一位自崇州市的90后列席代表在发言中提到,守住粮食安全,种好田、种好粮,服务于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这是我的目标也是我的责任。”这位90后叫王伶俐,是崇州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党委书记,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

全会指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县域发展能级分类提升,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对于王伶俐来说,“省委全会为推进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

回到成都崇州的乡村创业种地已超9年,见证农业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如今的王伶俐管理着崇州、双流两地7000多亩地的粮食生产,同时运营着粮食烘储中心、农机合作社和天府粮仓智能育秧中心。作为扎根农村一线的农业生产者,结合自身在农业生产中发现的问题,王伶俐就“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管理体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看法。

“低效果木腾退,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王伶俐建议,低效果木腾退工作可以摸清现目前低效果木种植面积,制定腾退标准。“从身边情况来看,目前很多低效果木腾退的土地过于分散,往往是一个村里面分几个点位。”王伶俐在小组讨论发言中表示,分散腾退,并不利于后期粮食的种植,建议集中连片进行低效果木腾退,并且要及时进行高标准农田的建设。

农田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结合自身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情况,王伶俐建议,在摸清高标准农田建设底数的基础上,支持土地股份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粮油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设计和建设,根据耕种需求进行建设。

此外,王伶俐还谈到可以按照“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生态友好”标准和田网、水网、路网、观光网、服务网、信息网、设施用地网等“七网”配套要求,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实习记者 许明智 许雯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