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生:国资国企抓好三个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当先锋|全面深化改革看四川④

2024-09-21 21:3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20日,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在成都举行,全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省情实际,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进行研究并作出《决定》。

全会不仅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为《决定》打头的首条改革任务,还从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三个层面做了专门部署,为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四川省国资国企如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打头阵、当先锋?四川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冯文生表示,初步考虑,将扎实推进1个行动、突出2个重点、抓好3个改革,按照全会部署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功能使命性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和“一企一策”改革。

具体来说,围绕省委全会“三个集中”部署要求深化改革,着力在发挥国资国企“三个作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上强举措、抓落实。其中,在科技创新方面,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原创技术策源地,打造“蜀创源”科创基地,用活用好与清华大学刚刚成立的100亿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动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前沿科研成果、重大关键技术优先在四川落地转化、孵化、产业化,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产业控制方面,重点抓好“2个行动、3只基金”,加快推进全省地方国企六大优势产业提升行动和省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力争省属企业在六大优势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5%,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0%;组建省属企业科创投资基金、战新产业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并购投资基金,前瞻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同时,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序推进科创、旅游、建筑等重点领域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组建科创投资集团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在安全支撑方面,更好统筹国资国企“三个责任”,即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推动交通、能源、建筑、矿产等领域国有企业落实主责、做强主业,更好服务国省重大战略;推动国资国企参与战略资源开发利用,有序推进疆电、陇电、藏电等外电入川,强化粮油、煤炭、电力等重要初级产品供给和能源资源保供兜底,助力支撑保障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坚决扛牢国企社会责任,着力抓好85户国有企业托底性帮扶39个欠发达县域、重点群体稳就业保就业等工作。

同时,着力打好“三化一加强”改革组合拳。深入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厘清国有企业党委、董事会和经理层权责边界,健全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制度机制,提升董事会建设质量,强化外部董事规范管理和履职支撑。深入推进经营机制市场化,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刚性落实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和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中长期激励,提升国有企业活力效率。深入推进管理现代化,深化企业集团总部去行政化改革,优化总部机构设置,规范子公司管理,合理压缩管理层级,开展低效无效资产清理盘活,提升管理质效。加强国资国企监管,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坚决防止盲目投资、“赚快钱”和脱实向虚;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推进分类考核评价,客观量化国企贡献;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建立健全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体系,强化境外投资监管,坚决守好国有资产“家底”。

此外,按照省委全会推进原创性差异化改革要求,“一企一策”逐一明确省属企业新一轮改革的主攻方向和重点,着力“强党建、补短板、壮筋骨”,实施更加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改革,发挥投资运营类企业产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基础设施类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做精能源资源类企业,提升现代服务类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实习记者 许雯 许明智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