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文化遗产防震对策!2024文物防震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川举行

2024-10-20 20:3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19-21日,“2024文物防震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博物馆举行。来自意大利、希腊、英国、日本等国际专家以及国内文物防震领域专家出席。

 

该会议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文物防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成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承办。

 

705816CE-F5A0-47A9-9920-FC9FE85B014F

据介绍,地震是造成文物损毁的主要原因之一,2008年中国5•12汶川大地震、2011年日本3•11福岛大地震、2023年2月土耳其大地震等强烈地震均对文物均造成了严重危害。我国 6800 余座博物馆中,60%以上地处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大部分的不可移动文物也处于地震设防高烈区,地震是文物受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文物防震保护分享了各自最新研究成果,20场学术报告涵盖了国内外文物防震技术研究进展、馆藏文物防震风险管理、气候影响下的建筑遗产风险管理、以及文物防震的各种措施、方法及试验研究和在多个项目中的示范应用等。

 

会议期间,文物防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分别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馆设立工作站,并举行揭牌仪式。期间还讨论了在ISO/TC349筹备申请文物防震国际标准工作组相关事宜。

 

据悉,文物防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的建立,将逐步建立一支包括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科研骨干的复合型科研队伍,形成文物防震成果辐射和推广应用中心,建立我国文物防震技术规范标准体系,全面实现我国文物防震预防性保护目标。

 

6620FC74-8916-4C7C-9F30-78AFEFEB80E8

针对馆藏文物震损程度预测和措施有效性设计方法缺失问题,项目团队建立了文物损伤预测分析模型,提出了文物防震措施有效性设计方法,并编制了系列规范标准,形成的成套技术,经受住了实际强地震检验。目前,项目成套技术已在秦兵马俑、三星堆等20余个博物馆的近1.8万件文物保护工程中,得到应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