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20日,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全面运行启动仪式暨首届天府种质资源学术研讨会在邛崃举行。活动上,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的形象标志(LOGO)首次亮相,该标志以熊猫为设计主体,融合了谷穗、稻穗、竹子、绿叶和秋色等元素,既体现了四川的地域特色,又展示了四川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据农业农村厅厅长蒋刚介绍,四川省已完成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收集和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9880份,资源数量位居全国第一,11个畜禽遗传新资源通过国家鉴定,甲着小麦、 凉山黑绵羊等9个种质资源先后入选全国十大优异种质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建成了国内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并因地制宜布局建设了41个种质资源圃,初步建立了“一库多圃”的资源保护体系。目前,四川省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43个,认定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100个,逐步形成了省市县分级负责、有机衔接的保护机制。
蒋刚表示:“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就是‘芯片’的核心,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的建成运行,必将对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推动现代种业育种创新、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产生积极影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在会上提到了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的建设情况,他表示,该项目自2020年启动,历时4年建设,现已全面完工,各项设备及仪器正在试运行中。该中心库可保存各类种质资源188.4万份(剂),是全国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库,也是国家种质资源保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在试运行期间,所有设备和仪器将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各项指标合格。试运行结束后,将逐步将收集的种质资源转移到中心库中,包括农作物、畜禽、水产和花卉等各类资源。牟锦毅表示:“种质资源中心库的建成标志着四川省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