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22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凉山专场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去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8亿元、增长4.3%,凉山农业正在由“大”向“强”迈进。
大凉山特色农产品种类多、品质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如何擦亮凉山农业金字招牌?凉山州政府副州长马小合介绍,凉山州唱响“特、优、绿、丰、稀、错”六字经,全产业链打造粮油、生猪、草食畜、水果、蔬菜、烤烟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林果、蚕桑、马铃薯、花椒、家禽、种业、中药材、花卉8个十亿级以上的“6+8”农业产业集群,走出一条具有凉山特色的“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育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在建基地方面,凉山州持续推进“天府粮仓”凉山片区建设“四大行动”,包括实施天府良田“找耕地”行动、“天府良田”建设行动、“天府良田”增产行动、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行动。马小合提到,凉山州建成高标准农田398.9万亩、高效节水灌面13.2万亩,引进培育农作物新品种60个。去年全州种粮面积达800.3万亩、产量252万吨。建成省州县现代农业园区242个,设施农业21万亩,其中省级星级园区16个。
如何创品牌?“聚焦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加快谋划培育一批彰显各县(市)特色的支柱型产业,形成县县有品牌、乡乡有产业、村村有产品的产业发展格局。”马小合表示,目前“大凉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产品数量达1600多个,年产值190亿元,特色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累计创建中国名牌1件、中国驰名商标6件、地理标志农产品112件,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56个。
擦亮凉山农业金字招牌,凉山州在“搞加工”方面持续发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行动,到2026年建成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烘干设施500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达80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75%以上。
此外,凉山州实施主体培育提升四大行动,培育壮大集体经济5029个,激活125家州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1万个农民合作社、2.6万户家庭农场、10万户种养大户发展新动能。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许明智 王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