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25日,在省医院草堂院区住院部,时隔4天,四川省首例接受米赫型人工角膜手术的王阿姨(化名)仍然记得21日摘下眼上纱布时心中的那份激动,从无比忐忑到能“看见”后的激动,“让生命有了盼头。”
“听到四川在开展领扣型人工角膜后,我是摸着黑,一步一步走进的医院。”59岁的王阿姨,是一名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蚕蚀性角膜溃疡)导致双眼角膜盲的患者。左眼曾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术后出现排斥反应,眼球逐渐萎缩失明。2020年,王阿姨右眼也开始发病,辗转多家医院救治,病情仍然无法控制。失明的三年里,王阿姨坦言过得“很悲观”。
今年5月在听到四川实施人工角膜相关新闻后,王阿姨到省医院眼科余曼教授门诊就治。当时,余曼判断患者右眼伴有严重的睑缘炎和角膜溃疡穿孔,收入院行角膜溃疡修补+眼睑缝合,待病情稳定后再判断能否实施人工角膜手术。8月份,王阿姨情况稳定后,打开眼睑后查体发现右眼睑球粘连(导致外斜)、结膜囊缩窄、大片角膜已结膜化,余曼教授认为患者眼表病情严重,如实施传统同种异体角膜移植,角膜植片继续溶解的可能性极大。与国内几位专家讨论后,决定实施米赫型人工角膜手术。
在多方协调后,10月20日,余曼教授团队在为患者实施“米赫型人工角膜移植+耳软骨移植+晶体摘除+后入路玻切”,整个手术过程历经4小时。这也是四川省内首例米赫型人工角膜手术。
米赫型人工角膜手术和其他的人工角膜手术有何区别?“米赫人工角膜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完全不需要供体角膜。”余曼表示,米赫人工角膜由支架和光学镜柱组成,支架主要是由高强度医用钛金属材料制成。钛金属是唯一一种能够植入到人体不发生任何反应的稀有金属;镜柱选用眼科植入物生物相容性以及光学性能最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根据眼科几十年的应用,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的同时可终生使用。不用供体角膜,就避免了排异反应。对于双眼角膜盲患者而言,米赫人工角膜手术是他们脱盲的“最后的希望”。
王阿姨术后第一天的矫正视力就已达到1.0。目前,已经可以正常用眼在病房中走动、拿药、吃药了,当记者问到接下来想干什么时,王阿姨说自己只有一个心愿,“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许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