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
折多山麓、大渡河畔,当我们仰望蜀山之王──贡嘎雪山,当我们陶醉世界名曲《康定情歌》,当我们爱上历史文化名城──康定城,无论是历史厚重的“打箭炉”,还是原西康省会“康定”,甘孜州首府康定市总是让人如此着迷。
贡嘎山、折多山、跑马山;木格措、雅家梗、野牛沟;雅哈、塔公、新都桥……对域内旅游资源如数家珍,中共甘孜州康定市委书记邓立军在接受四川发布记者专访时对未来充满期待,高山远水,全域旅游,走在“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国道318线上的康定人,即将迎来雅康高速全线通车,未来还将迎来川藏铁路贯通,新时代的“康定情歌”正在唱响。
▲邓立军书记督查瓦泽乡鱼子西二村村级活动室建设
关键词:全域旅游与基础建设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贡嘎山、318国道、康定风情......一直是外地人非常向往的旅游圣地,坐拥这么好的资源,康定的基础条件发展的如何?康定如何让游客留下来?
中共康定市委书记邓立军:
强力推进全域旅游。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脱贫攻坚的助力器。围绕建设“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康定旅游大区”目标,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推动旅游业“全景全业全时全民”发展。坚持“西山东水”旅游产业布局,加快建设贡嘎西坡、二道桥温泉、木雅风情小镇、锅庄文化城四个核心旅游项目,按5A级标准实施木雅圣地、木格措景区扩规增容升级,建成国道318线康定段最美景观大道,把康定城打造成5A级国际历史文化名城。主动顺应个性化旅游发展趋势,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旅游产业链,打造“慢旅游”模式,真正让游客慢下来、住下来、玩起来。
“一业兴”促“百业旺”,充分发挥“旅游+”带动作用,不断壮大“旅游+农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纵深推广“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壮大培育和规范管理农业经营主体。按照“一路一带一景观”发展思路,将旅游干道沿线产业基地、村落民居和自然风光串珠成链,形成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高原乡村旅游,创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市。逐步拓展“旅游+水电业”,抢抓供电侧改革机遇,积极协调电力外售工作,推动移民工作从征地拆迁、加快建设向移民安置、解决长远生计转变。突出抓好大渡河流域“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经济带建设,充分借助水的优势,考虑人的需求,融入游的元素,打造康养休闲经济业态。大力推动“旅游+文化业”,深入挖掘利用宗教文化、藏乡风情,多元民俗,打造“康定·情歌”文化产业园,办好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提供丰富文旅产品,实现文旅深度融合。
着力提升基础条件。坚持“规建管养”并重,深入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全力抓好“四隧三绕一路”重大交通项目,积极配合协调推进雅康高速、康新高速、川藏铁路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升级,全面提高道路建用养护水平,助力康定机场增加航班航线,开通北上广航班,加快形成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切实加强路政执法,理顺道路管护机制,厘清州市管理界限,解决好谁来管、怎么管、管得好的问题。建立机械化养护中心,完善养护机制,建设道路安防设施,保障道路安全通行能力。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完善农业灌溉体系。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实施农村4G基站和宽带进乡村项目。强化农网、城网改造升级,理顺供销电机制,全面解决城市农村稳定安全用电。
▲康定美景
关键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脱贫攻坚,是全国人民都很关心的话题。脱贫攻坚最大的价值就是让所有民族、所有国人共享发展的成果,过上幸福的生活。康定如何实现全域脱贫?如何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科学的结合,促进区域发展?
中共康定市委书记邓立军:
举全市之力,汇全市之智,集全市之财,高标准高质量确保29个贫困村退出、2543人脱贫,整市摘帽退出。
建设更高效的攻坚体系。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加大“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力度,实行任务目标分片分村分户包干,规范“卡册薄档”,建好“五本台账”。实行最严格的督查问责,严格兑现奖罚,倒逼各项任务落实。落实更精准的攻坚措施。对标市摘帽、村退出、户脱贫标准,精准实施脱贫攻坚规划、“5个一批”、22个专项方案。全力实施工程攻坚、产业攻坚、包干攻坚、就业促进和乡村振兴行动,加快“水电路网房”和“三室一园”建设。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一事一策,因地制宜推进旅扶结合、农扶结合、劳扶结合,用好用活产业扶持、小额信贷、龙头企业分险基金,促进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贫困村、贫困户利益连结,培育产业、拓宽门路、增收致富。实施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建立特困户住房扶持基金,用好教育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切实落实好帮扶政策。严格验收标准程序,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脱贫成效跟踪评估机制,确保已脱村、已脱户“零返贫”。
凝聚更强大的攻坚合力。坚持做到政策保障、资金投入、群众参与、统筹推进、社会帮扶“五个到位”。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民夜校作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破旧立新,增强脱贫内生动力。进一步统筹推进折东与折西、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共同发展,同步奔康。借力对口帮扶,引进项目资金,培树先进理念,培养人才队伍,提升管理水平,发展富民产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放在突出优先位置,实施“七星拱月”城镇布局。按照“CCB”模式,全面启动情歌城建设。全力打造特色示范乡镇,加力推进新都桥木雅风情小镇主体建设,甲根坝旅游小镇以及塔公、沙德、贡嘎山特色小镇建设,完成甲根坝和鱼通撤乡建镇,充分发挥乡镇的辐射聚集作用,让七颗星星熠熠生辉。健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卫生、文化优质资源向农村覆盖。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编制完成全市乡村振兴总规,全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和“四好村”建设。
▲邓立军书记深入塔公镇各日玛村督查村级文化室改建情况
关键词:美丽康定与持续发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很多人听说康定,是从一首《康定情歌》开始的,康定一直美丽神秘的所在,如何让康定更加美丽?
中共康定市委书记邓立军:
全力建设美丽康定。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市”目标,全力推进美丽康定建设。着力健全生态保护机制,全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建设体系、产业体系、制度体系和能力体系,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成立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把项目环评准入关。持续用力抓好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和信访举报整改,确保问题不反弹、不新增。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措施,强化粉尘、油烟、尾气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行山长制,制定实施“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一山一策”治理保护方案,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土壤环境状况监测,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全面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大力实施“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开展“美丽康定绿化行动”,持续巩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成果,加快基础建设,资源开发地生态修复。全力推动力邱河百里湿地建设,高质量建成新都桥万亩花海。扎实开展农牧区人居环境美化、生产环境净化、生态环境绿化“三化行动”。全力推动“厕所革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有效解决“垃圾基本靠冲、粉尘基本靠风”突出问题。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提高生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形成绿色发展鲜明特色。配齐配足环保专业人才和专用设备,形成大气、水、土壤、噪声监测体系,提高生态保护科学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天蓝地绿水净山美,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纵深推进改革发展。全面对接落实完成中央、省州重大改革计划,激发内生动力。启动国企国资改革,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完善城投、旅投、交投、资产管理四个集团公司。坚持“资源再梳理,项目精包装,推介再发力,签约大见效”,对全市资源全面清理,对招商项目全面包装,多措并举全力推介,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高标准建设鸳鸯坝中藏药业园区、新都桥物流园区、瓦泽乡汽车园区,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出台扶持民营经济政策,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实力。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和虚拟经济,培育新的消费业态。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强力引进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上下游配套企业。用好广东、都江堰对口帮扶平台,实现走出门去招商,到发达地区去招商。
▲2018年元旦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发放慰问金
(图片由康定市委宣传部提供)
【今日康定 邀您巡礼】
▲康定美景
▲康定美景
▲麦崩青脆李种植
▲猴子岩水电站大坝--王涛摄
▲猴子岩水电站地下厂房--王涛摄
▲长河坝水电站全景
▲康定美景
▲康定美食
▲大棚蔬菜种植产业
编辑:彭宛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