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保队员拍摄到的大熊猫
记者昨日从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5月29日,3名野保队员在对正河铡刀口区域进行野生大熊猫DNA采样建档工作时,巧遇一只亚成体大熊猫,距离不过十几米远。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巧遇”,正好填补该区域大熊猫调查的空白──据了解,正河区域地势陡险,地形复杂,在2011~2014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中,调查队员未能到达铡刀口区域。经过此次调查,不仅在铡刀口区域收集了大量的新鲜大熊猫粪便,还幸运地遇上了大熊猫,为四川省大熊猫DNA档案增添了新的数据。
铡刀口是卧龙自然保护区最核心区域。5月29日,三名野保队员从一处缝隙攀爬上去以后,发现中部是一个平缓区域,分布有大熊猫可食用竹。据视频拍摄者张涛讲述,当天下午三点左右,他们一行三人在海拔2770米的一处斜坡收集到很多新鲜大熊猫粪便后,就坐在一棵树下休息,抬头发现一只熊猫宝宝,正在树干上往下移动。视频中的熊猫宝宝,目测约40来斤重,大约7个月左右,圆滚滚的,特别憨萌。队员们猜想熊猫妈妈应该就在附近,随即迅速离开。据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透露,这是卧龙境内今年第三次拍到熊猫宝宝。(记者 邹悦)
图据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编辑:刘然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