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黑科技”,就是“双流蓝”频现的真正原因!

2018-06-14 17:38:42   双流电视台

“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样一句古文,如今却成为了成都人最值得骄傲和炫耀的事儿,进入2018年,成都平原已数不清有多少次遥望雪山盛景了,这都得益于环保战士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市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为了让“成都蓝”永驻天空,今天(6月14日),2018成都科技治霾国际峰会隆重开幕,一批科技成果将在此次峰会上落地转化,成为防治大气污染的“利器”。而作为成都中心城区的双流,也在科技治霾的道路上愈战愈勇。

“轰隆隆”……在双流区棠湖南路一段,一辆雾炮车和装着专业“升降架”的抑尘车前后经过,一阵“毛毛雨”就飘洒在了半空中,高效粉尘抑制剂均匀覆盖了车辆经过的空间范围。据介绍,雾炮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压将自来水雾化成与粉尘大小相当的颗粒,让粉尘颗粒与雾滴接触而变得湿润,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雾炮车的水雾可喷射到40-50米的空中,只要装8.5立方米的水,就可以喷两个半小时,能“洗”20公里道路,也可对路缘石、绿化带、树木等进行清洗,实现雾霾治理、抑尘降温、道路及护栏清洗、路面抑尘等功能。

在雾炮车背后,还有一辆多功能抑尘车同样“强悍”,它通过缠绕在支架上的水管向上传输,再由26个喷头喷出,瞬间就变成了超微水雾,别看这些水雾比头发丝还细微,但它可以抓住空气中的粉尘、PM2.5颗粒。高效润湿剂溶解在水雾中,就像我们平时理发用的定型水一样,能将空气中的粉尘和PM2.5颗粒牢牢吸住,降解到地面。通过治理前后实验数据对比,轻度污染路段空气中的PM2.5微粒含量在治理后2小时可降低20%以上,重污染路段可降低50%以上。

一旦空气质量不好,雾霾严重,使用雾炮车可以有效降低雾霾,怎么才能尽快得知空气质量呢?这时就要为您介绍另一个黑科技了──网格化空气微站,它用于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双流区环保局工作人员张少磊介绍说:“网格化微站就像是人的神经末梢,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它都可以迅速捕捉到。网格化空气微站的有点就是分布比较广、比较全,并且配备了网格员,可以实时看到这个站点的数据。如果这个站点的数据突然升高,那么污染源就在这附近,网格员就会及时得到消息到现场巡查,及时有效地处理污染源。”

目前双流已经建成63个大气质量网格监测微站,针对企业密集的区域,还配备了像VOCs(挥发性有机物)这类专门的污染物指标进行监测,等到这些网格化空气微站全部运行后,将实现对城区重点部位的精准监控。

不仅如此,双流还有大气质量监测的加强版──大气VOCs在线应急溯源监测车,可以对双流的大气环境进行走航监测。

大气VOCs在线应急溯源监测车由车体系统、采样系统、数据汇总系统等组成,在行驶过程中就通过大气采样管,对空气环境进行收集采样,如果监测显示该区域的二甲苯、苯甲醛等物质数据比较高,工作人员就会立马停车,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 

大气VOCS监测应用工程师陈若兴介绍说:“我们这个设备可以对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建筑材料等进行现场监测,能测出大概200到300种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能够很好地对整个区域环境的基本情况做一个排查。”

超标的机动车尾气是大气污染源之一,利用最新的摇感技术,可以对行驶中的机动车进行尾气流动监测。在双流区成新蒲快速路的双温路口,三个多小时,100多辆柴油车辆接受检测,10名驾驶超标排放车辆的驾驶员受到处理。

据介绍,机动车尾气监测仪有红外线、紫外线,以及绿激光3种光束,只要车辆经过,就会进行一个数据分析,并转送到检测车上,检测车也会第一时间做出数据分析,这整个过程只需要0.7秒。

雾炮车、抑尘车、网格化空气微站、大气VOCs在线应急溯源监测车、移动式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新技术的使用,让雾霾得到有效治理,双双从双流区环保局了解到,2018年1-5月,双流区优良天数74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分别为122微克/立方米、71微克/立方米,同比(125微克/立方米、77微克/立方米)分别下降2.4%和7.8%。其实雾霾治理不能“等风来”、不能等黑科技,而是要靠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节能减排,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双流蓝”不再刷爆朋友圈,因为每天都是“双流蓝”。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